"独自下层楼,楼下蛩声怨"全诗赏析
独自下层楼,楼下蛩声怨。待到黄昏月上时,依旧柔肠断。
dú zì xià céng lóu ,lóu xià qióng shēng yuàn 。dài dào huáng hūn yuè shàng shí ,yī jiù róu cháng duàn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注释
赏析
程垓的《卜算子》一词以写情见长,主人公盼望的心情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变为失望,她的感情逐渐由平缓转向激烈,沉默无语到凄切哀怨,直到柔肠寸断。触景生情,徘徊悱恻,感情一直没有完全道破,但作者想说的话,想表达的思想感情,大家都可从字里行间悟出。
词的上片,写上楼盼望,时间是白天。独自一人,登上层楼,取登高望远之意。但极目远眺,唯见青山绵邈天际而已。“远”,是青山遥远,更是主人公放眼所望之远,得“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句意。自然,所望不在青山,而在于“人”。但是,直望到斜阳欲尽,光线模糊,不能再远望之时,还是不见那人的影子,连点儿消息也没有盼到!雁,用雁作传书之典,事见《汉书·苏武传》。“不见西飞雁”,即没有盼到从远方传来的音讯。“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在外之人,当归不归,主人公的情真意切、望眼欲穿、焦急徘徊,种种情绪,一切尽在不言之中。但她并不心灰意冷。于是词的下片写主人公于夜色入高楼之后,又独自走下层楼,在楼下徘徊等候。但庭院寂寂,唯有蛩声如泣如怨而已。以蛩声衬寂寞,再以蛩声的凄怨,暗写主人公的情怀。至此,始写出主人公的“怨”。既全日翘首楼头,又继之以夜,始终不见那人归来,“怨”所由生焉。词的最后两句,写黄昏月上,这正是与所爱的人相会的时刻,而主人公却依然形影相吊、徘徊楼下,不见人归,不禁由怨而悲,柔肠寸断矣。着“依旧”二字,可见如此盼人,如此失望,已非一日,女主人公的怀念之深,盼望之切,由此可略见一斑。
这首词所展示的内容主要是:人在远方他乡,亲人日夜思念,在外待得越久,怀念之情愈浓,日夜翘首盼望,不见归来,令人柔肠寸断。从词中写得的“柔肠”和那不胜感叹的悠悠柔情来看,词的主人公可能是一位少妇;所思念的人,便是她的丈夫。
在这首词中,作者仅写主人公在楼上楼下的活动。以此看来,作者似乎是漫不经心,信手拈来,但仔细一读,却娓娓动人,令人难以忘怀。作者熟悉生活,善于揣摩翘望者的心理状态:白天盼人,自然是上高楼,越高越得其深,南朝民歌“望郎上青楼”是也。梁元帝《荡妇思秋赋》:“登楼一望,唯见远树含烟。平原如此,不知道路几千!”也是白天登楼盼人,与此词同一境界。晚上盼人,则在楼下,徘徊庭除,所谓“玉阶空伫立”是也。若仍在楼上,则失其真。当然,也有一直守在楼上的,姚令威《忆王孙》写“楼上情人听马嘶”便是,那是情人偷情,未敢明目张胆,写的是特定人物的心理状态。李清照《声声慢》“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自是丈夫已死,无人可盼的写照。所以虽仅写楼上楼下,已深得生活真实,故语不雕琢,反觉字字真切感人。
- 独自下层楼,楼下蛩声怨。
- 独自下层楼,楼下蛩声怨。
- "独自上层楼,楼外青山远"全诗赏析
- "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全诗赏析
- "黄衫飞白马,日日青楼下"全诗赏析
- "独自凄凉还自遣,自制离愁"全诗赏析
- "层楼望,春山叠;家何在"全诗赏析
- "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全诗赏析
- "妾身独自眠,月圆人未圆"全诗赏析
-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全诗赏析
- "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兰桡"全诗赏析
-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全诗赏析
- "花前失却游春侣,独自寻芳"全诗赏析
- "幽径无人独自芳,此恨凭谁诉"全诗赏析
-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全诗赏析
-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全诗赏析
- "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全诗赏析
- "东风不管琵琶怨落花吹遍"全诗赏析
- "枫林凋翠,寒雁声悲"全诗赏析
- "独自立瑶阶,透寒金缕鞋"全诗赏析
-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上蔡苍鹰何足道?”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虽有狡害之民,无离上之心,则不轨之臣无以饰其智,而暴乱之奸弭矣。”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相思休问定何如。”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共矜然诺心,各负纵横志。”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