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霞夕照西湖好,花坞苹汀,十顷波平,野岸无人舟自横"全诗赏析
西南月上浮云散,轩槛凉生。莲芰香清。水面风来酒面醒。
xī nán yuè shàng fú yún sàn ,xuān kǎn liáng shēng 。lián jì xiāng qīng 。shuǐ miàn fēng lái jiǔ miàn xǐng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译文及注释
译文西湖风光好,你看那夕阳映着晚霞的暮色,岸上的花坞,长满水草的小洲一片橙红。宽广的湖面波平似镜,小船横靠在那静寂无人的岸边。浮云消散,西南方露出了明月。傍水的栏杆边上凉风习习,带来了阵阵莲荷清香。这拂水的凉风,吹醒了游人的酒意。
注释①西湖:指颍州西湖。②坞:湖岸凹入处。③汀:水中洲。④轩槛:长廊前木栏干。⑤芰:即菱。
赏析一
“残霞夕照”是天将晚而未晚、日已落而尚未落尽的时候。“夕阳无限好”,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诗人歌咏过这一转瞬即逝的黄金时刻。欧阳修没有直写景物的美,而是说“霞”已“残”,可见已没有“熔金”、“合璧”那样绚丽的色彩了。但这时的西湖,作者却觉得“好”。好就好在“花坞苹汀”。在残霞夕照下所看到的是种在花池里的花,长在水边或小洲上的苹草,无一字道及情,但情却寓于景中了。“十顷波平”,正是欧阳修在另一首《采桑子》里写的“无风水面琉璃滑”。波平如镜,而且这“镜面”浩渺无边。“野岸无人舟自横”,这句出自韦应物《滁州西涧》诗“野渡无人舟自横”。作者改“渡”为“岸”,说明“舟自横”是由于当日的游湖活动结束了,因此这“无人”而“自横”的“舟”,就更衬托出了此刻“野岸”的幽静沉寂。
“西南月上”,残霞夕照已经消失。月自西南方现出,因为不是满月,所以虽在“浮云散”之后,这月色也不会十分皎洁。这种色调与前面的淡素画图和谐融洽,见出作者用笔之细。“轩槛凉生”,这是人的感觉。直到这时才隐隐映现出人物来。至此可知,上片种种景物,都是在这“轩槛”中人的目之所见,显然他在这里已经有好长一段时间了。这里,作者以动写静,一切都是静悄悄的,一点声音也没有,使人们仿佛置身红尘之外。
“莲芰香清,水面风来酒面醒。”“水面风来”,既送来莲香,也吹醒了人的醉意。原来他喝醉了酒,就这么长时间地悄无声息地沉浸在“西湖好”的美景中。这位颍州西湖的“旧主人”怀着无限深情,谱出了一曲清歌。
欧公在此词中借啸傲湖山而试图忘记仕途的坎坷不平,表达了视富贵如浮云的情趣。词中用语平实却极有表现力。
赏析二
- 残霞夕照西湖好,花坞苹汀,十顷波平,野岸无人舟自横。意思翻译、赏析
- 残霞夕照西湖好,花坞苹汀,十顷波平,野岸无人舟自横。意思翻译、赏析
- “残霞夕照西湖好,花坞苹汀,十顷波平,野岸无人舟自横。”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采桑子·残霞夕照西湖好》赏析
-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全诗赏析
- "絮影苹香,春在无人处"全诗赏析
- "野渡舟横,杨柳绿阴浓"全诗赏析
-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全诗赏析
- "何人解赏西湖好,佳景无时"全诗赏析
- "上苑风烟好,中桥道路平"全诗赏析
- "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鲜"全诗赏析
- "无人收废帐,归马识残旗"全诗赏析
-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全诗赏析
- "半壁横江矗起,一舟载雨孤行"全诗赏析
-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全诗赏析
- "日落波平愁损辞乡去国人"全诗赏析
- "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无情"全诗赏析
- "门外垂杨岸侧,画桥谁系兰舟"全诗赏析
- 采桑子·残霞夕照西湖好原文、翻译及赏析_欧阳修古诗词
- "野客预知农事好,三冬瑞雪未全消"全诗赏析
-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上蔡苍鹰何足道?”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虽有狡害之民,无离上之心,则不轨之臣无以饰其智,而暴乱之奸弭矣。”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相思休问定何如。”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共矜然诺心,各负纵横志。”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