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上巳洛桥边,今年寒食庐山曲"全诗赏析
遥怜巩树花应满,复见吴洲草新绿。
吴洲春草兰杜芳,感物思归怀故乡。
驿骑明朝发何处?猿声今夜断君肠。
yáo lián gǒng shù huā yīng mǎn ,fù jiàn wú zhōu cǎo xīn lǜ 。
wú zhōu chūn cǎo lán dù fāng ,gǎn wù sī guī huái gù xiāng 。
yì qí míng cháo fā hé chù ?yuán shēng jīn yè duàn jun1 cháng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鉴赏
公元710年(景云元年)年,唐睿宗即位,将宋之问等曾依附张易之、武三思的人都贬谪发配偏地。此诗就是宋之问前往钦州贬所途经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所作。满塘驿,是江州的一个小驿站名。
这是一首古诗,前四句运用反衬、对比手法,抚今追昔,感慨今日的沧桑,流露出诗人遭贬南行的惆怅落寞情怀。“去年上巳洛桥边,今年寒食庐山曲。”农历三月三日为上巳节,这一天按古风要去水边祓除修禊,驱除鬼魅,同时也是文人聚会吟咏的日子。去年那一日,诗人还在洛水边参予修禊盛事,与同朝文士饮酒赋诗,享尽荣华,而今却已是遭贬谪之人,独自在庐山脚下度过此清明寒食节。“去年”,“今年”,对比鲜明。一年之隔,诗人处境大不相同,诗中虽只字未提遭贬之事,但通过地名“洛桥边”与“庐山曲”的对照,失意之态清晰可见。寒食节正是百草千花的大好时节,眼前又有景色秀丽的庐山,诗人毫无欣赏兴致,反念于“去年”上巳洛桥边修禊事,对京华游乐的追忆和向往,也透露出诗人此时内心的孤独凄切,三四句是想象中的京华与眼前的现实相对照。第三句上承首句而发,巩县在洛水西岸,为洛阳近畿之地,诗人由“去年”的洛桥修禊,联想到“今年”繁华的京洛风物,“去年”底离开洛阳时,还是隆冬时节,此时已是春归大地了,洛阳城内,应是满城飞花、春意盎然了。“遥怜”二字,写诗人身为逐臣,不忍离京却无奈被逐出京,此时身在江州,回望京洛,只能遥遥寄情于花树了。江州古属吴地,故诗中称江中小洲为吴洲,诗人身在江州,回望京华,遥怜洛阳草木花树,但眼中所见,唯江中小洲,一片新绿而已。后四句感物思归而不得,抒发断肠之悲。先重复“吴洲春草”以承上启下,诗人有感于眼前春光,归思更切,“感物思归怀故乡”是诗中的情感主线,“故乡”,即指洛阳,宋之问虽不是洛阳人,但他长期在此生活,感情深厚;同时相对于他即将要去的南方而言,整个北方、整个中原都是他的故乡。结句“驿骑明朝发何处?猿声今夜断君肠。”自我设问,感情痛切哀婉,身为逐臣,想返回京洛是不可能的,明朝骑马上路,只能依然南行,因此夜闻清猿悲啼,更添肠断之痛。
此诗前四句侧重于“感物”,着力渲染满眼春光,逗起今昔之思,以洛水修禊与庐山寒食的对比;后四句侧重于“思归”,直抒满腹乡愁。字里行间流露出对遭贬南行的哀伤,情思深婉含蓄,语言清丽自然,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 去年上巳洛桥边,今年寒食庐山曲。意思翻译、赏析
- 去年上巳洛桥边,今年寒食庐山曲。意思翻译、赏析
- "去年燕子天涯,今年燕子谁家"全诗赏析
- "来岁花前又是今年忆去年"全诗赏析
-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全诗赏析
- "去年折赠行人远,今年恨、依然纤手"全诗赏析
- "去年寄书报阳台,今年寄书重相催"全诗赏析
- "去年米贵阙军食,今年米贱大伤农"全诗赏析
-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全诗赏析
-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全诗赏析
- "东风惆怅欲清明,公子桥边沉醉"全诗赏析
- "亭上秋风,记去年袅袅,曾到吾庐"全诗赏析
- "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全诗赏析
-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全诗赏析
-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全诗赏析
- "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全诗赏析
- "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全诗赏析
- "长恨去年今夜雨,洒离亭"全诗赏析
-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全诗赏析
-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全诗赏析
-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上蔡苍鹰何足道?”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虽有狡害之民,无离上之心,则不轨之臣无以饰其智,而暴乱之奸弭矣。”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相思休问定何如。”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共矜然诺心,各负纵横志。”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