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全诗赏析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zuì bié jiāng lóu jú yòu xiāng ,jiāng fēng yǐn yǔ rù zhōu liáng 。
yì jun1 yáo zài xiāo xiāng yuè ,chóu tīng qīng yuán mèng lǐ zhǎng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译文
鉴赏
诗作于王昌龄贬龙标尉时。
送别魏二在一个清秋的日子(从“橘柚香”见出)。饯宴设在靠江的高楼上,空中飘散着橘柚的香气,环境幽雅,气氛温馨。这一切因为朋友即将分手而变得尤为美好。这里叙事写景已暗挑依依惜别之情。“今日送君须尽醉,明朝相忆路漫漫”(贾至《送李侍郎赴常州》),首句“醉”字,暗示着“酒深情亦深”。
“方留恋处,兰舟催发”,送友人上船时,眼前秋风瑟瑟,“寒雨连江”,气候已变。次句字面上只说风雨入舟,却兼写出行人入舟;逼人的“凉”意,虽是身体的感觉,却也双关着心理的感受。“引”字与“入”字呼应,有不疾不徐,飒然而至之感,善状秋风秋雨特点。此句寓情于景,句法字法运用皆妙,耐人涵咏。
按通常作法,后二句似应归结到惜别之情。但诗人却将眼前情景推开,“忆君遥在潇湘月”(“潇湘月”:一作“湘江上”),以“忆”字勾勒,从对面生情,为行人虚构了一个境界:在不久的将来,朋友夜泊在潇湘(潇水在零陵县与湘水会合,称潇湘)之上,那时风散雨收,一轮孤月高照,环境如此凄清,行人恐难成眠吧。即使他暂时入梦,两岸猿啼也会一声一声闯入梦境,令他睡不安恬,因而在梦中也摆不脱愁绪。诗人从视(月光)听(猿声)两个方面刻画出一个典型的旅夜孤寂的环境。月夜泊舟已是幻景,梦中听猿,更是幻中有幻。所以诗境颇具几分朦胧之美,有助于表现惆怅别情。
末句的“长”字状猿声相当形象,使人想起《水经注·三峡》关于猿声的描写:“时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长”字作韵脚用在此诗之末,更有余韵不绝之感。
这首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第一、二两句写在一个空中飘散着橘柚清香的清秋的日子里,诗人在靠江的高楼上设宴为朋友送别,然后在秋风秋雨中送友人上船。这两句是写眼前实景。后两句诗人以“忆”为行人虚构了一个典型的旅夜孤寂的场景:友人难以成眠,即使友人暂时入梦,两岸猿啼也会一声一声闯入梦境,使他摆不脱愁绪。这两句是虚拟,月夜泊舟已是幻景,梦中听猿,更是幻中有幻。这样整首诗虚实结合,借助想像,拓展了表现空间,扩大了意境,使诗更具朦胧之美,深化了主题,更有助于表现惆怅别情。通过造境,“道伊旅况愁寂而已,惜别之情自寓”(敖英评,《唐诗绝句类选》),“代为之思,其情更远”(陆时雍《诗镜总论》)。在艺术构思上是颇有特色的。
-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全诗赏析
- "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全诗赏析
- "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全诗赏析
- "寂寂闻猿愁,行行见云收"全诗赏析
-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全诗赏析
- "怜君片云思,一棹去潇湘"全诗赏析
- "遥忆独眠人,早寒惊梦频"全诗赏析
-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全诗赏析
-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全诗赏析
- "知君惯度祁连城,岂能愁见轮台月"全诗赏析
- "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全诗赏析
- "阁道步行月,美人愁烟空"全诗赏析
- "故国梅花归梦,愁损绿罗裙"全诗赏析
- "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全诗赏析
- "万里乡为梦,三边月作愁"全诗赏析
- "相思只在梦魂中今宵月,偏照小楼东"全诗赏析
- "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全诗赏析
-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上蔡苍鹰何足道?”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虽有狡害之民,无离上之心,则不轨之臣无以饰其智,而暴乱之奸弭矣。”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相思休问定何如。”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共矜然诺心,各负纵横志。”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