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全诗赏析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tíng chuán zàn jiè wèn ,huò kǒng shì tóng xiāng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译文及注释
译文请问大哥你的家在何方。我家是住在建康的横塘。停下船吧暂且借问一声,听口音恐怕咱们是同乡。
注释①长干行:乐府曲名。是长干里一带的民歌,长干里在今江苏省南京市南面。②君:古代对男子的尊称。③妾:古代女子自称的谦词。④横塘:现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 ⑤暂:暂且、姑且。⑥借问:请问一下。⑦或恐:也许。
鉴赏
这首抒情诗抓住了人生片断中富有戏剧性的一刹那,用白描的手法,寥寥几笔,就使人物、场景跃然纸上,栩栩如生。它不以任何色彩映衬,似墨笔画;它不用任何妆饰烘托,是幅素描;它不凭任何布景借力,犹如一曲男女声对唱;它截头去尾,突出主干,又很象独幕剧。题材平凡,而表现手法不凡。
一个住在横塘的姑娘,在泛舟时听到邻船一个男子的话音,于是天真无邪地问一下:你是不是和我同乡?就是这样一点儿简单的情节,只用“妾住在横塘”五字,就借女主角之口点明了说话者的性别与居处。又用“停舟”二字,表明是水上的偶然遇合,用一个“君”字指出对方是男性。那些题前的叙事,用这种一石两卵的手法,就全部省略了。诗一开头就单刀直入,让女主角出口问人,现身纸上,而读者也闻其声如见其人,绝没有茫无头绪之感。从文学描写的技巧看,“声态并作”,达到了“应有尽有,应无尽无”,既凝炼集中而又玲珑剔透的艺术高度。
在寥寥二十字中,诗人仅用口吻传神,就把女主角的音容笑貌,写得活灵活现。他不象杜牧那样写明“娉娉袅袅十三余”,也不象李商隐那样点出“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他只采用了问话之后,不待对方答复,就急于自报“妾住在横塘”这样的处理,自然地把女主角的年龄从娇憨天真的语气中反衬出来了。在男主角并未开口,而这位小姑娘之所以有“或恐是同乡”的想法,不正是因为听到了对方带有乡音的片言只语吗?这里诗人又省略了“因闻声而相问”的关节,这是文字之外的描写,所谓“不写之写”。
这首诗还表现了女主角境遇与内心的孤寂。单从她闻乡音而急于“停舟”相问,就可见她离乡背井,水宿风行,孤零无伴,没有一个可与共语之人。因此,他乡听得故乡音,且将他乡当故乡,就这样的喜出望外。诗人不仅在纸上重现了女主角外露的声音笑貌,而且深深开掘了她的个性和内心。
诗的语言朴素自然,有如民歌。却拥有无尽的艺术感染力。
-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全诗意思及赏析
-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长干行(四首选二)》诗词原文赏析|名句解读
- "借问此何时春风语流莺"全诗赏析
- "借问承恩者,双蛾几许长?"全诗赏析
- "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全诗赏析
-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全诗赏析
-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全诗赏析
- "纷披乍依迥,掣曳或随风"全诗赏析
-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全诗赏析
-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全诗赏析
- "借问江潮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全诗赏析
-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全诗赏析
- "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全诗赏析
- "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耦还从父老耕"全诗赏析
- "脱鞍暂入酒家垆,送君万里西击胡"全诗赏析
- "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全诗赏析
-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上蔡苍鹰何足道?”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虽有狡害之民,无离上之心,则不轨之臣无以饰其智,而暴乱之奸弭矣。”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相思休问定何如。”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共矜然诺心,各负纵横志。”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