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全诗意思及赏析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出自北宋史学家刘攽创作的七言绝句《雨后池上》。诗的第 一、二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三、四两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此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
作品原文
雨后池上
刘攽(bān)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作品注释
1、池上:池塘。
2、一雨池塘:一处雨后池塘。
3、淡磨:恬静安适。淡,安静。
4、明镜:如同明镜。
5、檐楹:这里指房屋。檐,房檐。楹,房屋前面的柱子。
6、舞:飘动。
7、更作:化作。
8、荷心:荷花。
作品译文
一场大雨过后池塘里涨满了水,非常平静,好像蘸水轻轻磨光的镜子照映着岸边房屋的倒影。东风忽然吹起,下垂的柳条袅娜起舞,柳枝上的水珠撇向荷叶中间,不断发出声响。
作品鉴赏
诗的第一句,是借时间来写景的。“一雨”二字,是统率全诗的关键。因为以下三句所写的自然景象。都因这“一雨”才得以出现的。
第二句,是借空间写景。这一句所描绘的内容是对第一句中“水面平”的延展和补充。因为“平”只能状其形而不能显其色。所以续以“淡磨”、“明镜”,就把池面清亮之色渲染出来了。至于“照”,则是在静中求动的点睛之墨,它使池上的安详平静中暗含了动意,其作用不只是为了使写法上有所变化,更是为了让人对下两句所写的风起荷响的动景有精神上的准备。另外,从意境的创造上来说,它还有这样的作用:随着“照”字而出现的池面上的“檐楹”的倒影,无疑扩大了“雨后池上”的空间范围,因为“檐楹”自然是在池面之外的。当然,这里对池岸上的檐楹的描写是虚写。可是,这一笔虚写却为下面的池面之外的另一景物——垂杨的实写作了铺垫,使它的出现不显突兀,且使“雨后池上”这一标题所规定的空间范围,不仅限于池面之上,而是包括池岸之上了。
以上二句,是对雨后的池上静景的描绘,用语质朴自然,结构绵密。
三四两句,描绘的是一时平静之后的动景。“更作荷心万点声”一句,是全诗的精华,它使全诗的意境升华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高度。风吹树摇、积雨落入荷心,其实这正是不久前的“一雨”的余响。诗人正是由于动情于这一阵余响,才提笔写下这首诗的。那末,这阵余响之所令人动情的原因到底在哪里呢。不管诗人是有意还是无意,由于他从现实自然的景观出发,客观上却反映了自然界自身的运动规律:静总是暂时的、相对的,不静则是永恒的。如果从美学的角度看,人们在这首诗中所获得的美感享受,最大的既不是诗人对雨后池上的自然物色彩的描写,也不是在于诗对自然物的形态(包括静态的和动态的)描写,而是在于诗对自然景物由动到静,由静到动,这二者相互转换的关系上,人们看到了自然界自身律动的美。或者说,它表现的不是静止的绘画的美,而是流动的音乐的美。正是这种美,使人们感到自然界的亲切,又正是这种亲切感,使物境和人们的心境和谐起来,交融起来。这就是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作者简介
刘攽(1023—1089),北宋大臣。字贡父,号公非,宋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市)人。庆历六年(1046年),与其兄刘敞同时考中进士,先是做了二十多年的州县地方官,后升为国子监直讲,迁馆阁校勘。熙宁初因反对新法出为地方官。坐任京东转运使时职事废弛,贬监衡州盐仓。元祐时起为中书舍人。刘攽是北宋著名史学家,曾协助司马光修《资治通鉴》,负责该书的汉代部分。他独立完成的《东汉刊误》一书,尤为时人所称道。另有《彭城集》、《中山诗话》传世。为人不修边幅,喜欢开玩笑,并因此得罪了一些人,终不能改。
- "池塘过雨急鸣蛙酒醒明月照窗纱"全诗赏析
- 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全诗意思及赏析
-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全诗意思及赏析
- 池塘过雨急鸣蛙。酒醒明月照窗纱。意思翻译、赏析
- 池塘过雨急鸣蛙。酒醒明月照窗纱。意思翻译、赏析
-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全诗意思及赏析
- 淡柳平芜,乱烟疏雨。
-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全诗赏析
-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意思翻译、赏析
-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意思翻译、赏析
-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全诗赏析
- 膏血浸宫殿,刀枪倚檐楹。
- 依稀流户牖,仿佛在檐楹。
-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全诗赏析
- 春怨全诗、意思及赏析_唐代刘方平
- 春怨全诗、意思及赏析_唐代刘方平
- 夜木侵檐黑,秋灯照雨寒。
- "东风杨柳欲青青烟淡雨初晴"全诗赏析
- 一簇烟霞荣辱外,秋山留得傍檐楹。
- 谁知明镜里,形影自相怜。全诗意思及赏析
-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上蔡苍鹰何足道?”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虽有狡害之民,无离上之心,则不轨之臣无以饰其智,而暴乱之奸弭矣。”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相思休问定何如。”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共矜然诺心,各负纵横志。”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