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全诗意思及赏析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出自北宋散文家、诗人曾巩作品《咏柳》。这首诗是继盛唐时期著名诗人贺知章咏柳诗之后,描写春柳的力作。但和贺知章的咏柳有一定区别。贺知章的咏柳用了拟人、物的手法,写活了柳和风,曾巩的咏柳则借柳讽刺那些势利小人。
作品原文
咏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作品注解
①倚:仗恃,依靠。
②狂:猖狂。这两句形容柳树在春天绿得很快:柳条似乎还没有发黄,但趁着东风吹暖,一下子便飞快地变绿了。
③解把:解得,懂得。
④飞花:柳絮。
作品译文(一)
杂乱的柳枝条还没有变黄,在东风的吹动下狂扭乱舞。不要只看到柳絮飞扬,遮天蔽日,要知道还有清霜降临、柳叶飘零的时候。
作品译文(二)
纷乱的枝条还没有变成嫩黄色,便凭借着东风疏狂恣意地生长。只懂得将它的飞花漫天飞舞,蒙蔽日月,却不知道这凛凛的天地间还有清寒冷冽的霜的存在。
作品鉴赏
这首诗把柳絮飞花的景色写得十分生动。柳絮在东风相助之下,狂飘乱舞,铺天盖地,似乎整个世界都是它的了。抓住了事物的特色。使之性格化了,使人看到一个得志便猖狂的形象。
“未变初黄”,准确地点出了早春季节,此时柳树枝上刚吐新芽,正是“且莫深育只浅黄”的新柳。 第一、二句写凌乱柳枝凭借东风狂飘乱舞,第四句以“不知”一词,对柳树的愚蛮可笑加以嘲讽。 诗中把柳树人格化的写法,以及诗人对柳树的明显的贬抑与嘲讽,使这首诗不是纯粹地吟咏大自然中的柳树。 咏柳而讽世,针对的是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势利小人。 将状物与哲理交融,含义深长,令人深思。
作者简介
曾巩(1019-1083),字子固,建昌南丰(今属江西省。宋仁宗时官至中书舍人。他是北宋散文家,诗也写得有特色。)生于1019年八月二十五日(9月30日),死于1083年四月十一日(4月30日)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嘉祐二年(1057)进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世称“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所写七言绝句,不乏清新可喜的好作品。
-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全诗意思及赏析
-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全诗赏析
-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意思翻译、赏析
-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意思翻译、赏析
-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全诗意思及赏析
- 兰佩紫,菊簪黄,殷勤理旧狂。全诗词意思及赏析
- 阑干倚尽犹慵去,几度黄昏雨。全诗词意思及赏析
- "便向夕阳影里,倚马挥毫"全诗赏析
-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全诗意思及赏析
- "谁知得酒尚能狂,脱帽向人时大叫"全诗赏析
- 送人东游/送人东归全诗、意思及赏析_唐代温庭筠
- 送人东游/送人东归全诗、意思及赏析_唐代温庭筠
- 溪水将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全诗意思及赏析
- 双蝶绣罗裙,东池宴,初相见。全诗词意思及赏析
- 井税有常期,日晏犹得眠。全诗意思及赏析
- "汾水碧依依,黄云落叶初飞"全诗赏析
- 老夫聊发少年狂。全诗词意思及赏析
- 黄裳《蝶恋花》全诗赏析
- 如逢东岱雨,犹得覆秦王。
- 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蒙蒙。全诗词意思及赏析
-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上蔡苍鹰何足道?”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虽有狡害之民,无离上之心,则不轨之臣无以饰其智,而暴乱之奸弭矣。”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相思休问定何如。”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共矜然诺心,各负纵横志。”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