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壑千岩位置雄,偶从天巧见神功。全诗意思及赏析
万壑千岩位置雄,偶从天巧见神功。出自元代元好问创作作品《台山杂咏》。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元初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自幼聪慧,有“神童”之誉。仕金官至知制诰。金亡后被囚数年,晚年重回故乡,隐居不仕,于家中潜心著述。元宪宗七年,元好问逝世,年六十八。
作品原文
台山杂咏
元好问
西北天低五顶高,茫茫松海露灵鳌。
太行直上犹千里,井底残山枉呼号。
万壑千岩位置雄,偶从天巧见神功。
湍溪已作风雷恶,更在云山气象中。
山云吞吐翠微中,淡绿深青一万重。
此景只应天上有,岂知身在妙高峰?
作品注释
1、这句说站在五台山向北望去,天显得很低,而五台山的五个山顶却显得更高了。
2、灵鳌:神龟。古代神话传说,渤海之东有大壑,下深无底,中有五仙山(瀛洲、蓬莱、方丈、员峤、岱舆),常随波漂流颠簸。上帝使十五巨鳌举头顶之,五山遂屹立不动。此句形容松涛海浪,山顶如鳌头,以五仙山喻五台。
3、井底残山:指诸山与五台相比,如在井底。
4、天巧:指天然形成的五台岩壑景象。
5、神功:鬼斧神功,非人力所能及。
6、湍溪:急流的河溪。风雷恶:形容水流声巨响如雷。
7、翠微:青翠的山峦。此句说云雾在青翠的山峦间飘荡出没。
8、妙高峰:佛教传说中的最高峰,这里代指五台山。
作者简介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元初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自幼聪慧,有“神童”之誉。仕金官至知制诰。金亡后被囚数年,晚年重回故乡,隐居不仕,于家中潜心著述。元宪宗七年(1257年),元好问逝世,年六十八。元好问擅作诗、文、词、曲,各体皆工。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擅作诗、文、词、曲,各体皆工。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全诗意思及赏析
- 孟郊《偶作》全诗赏析
- 白居易《偶吟》全诗赏析
- 天末怀李白全诗、意思及赏析_唐代杜甫
- 天末怀李白全诗、意思及赏析_唐代杜甫
- 渡万壑千岩,越溪深处。全诗词意思及赏析
- 天便教人,霎时厮见何妨。全诗词意思及赏析
-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全诗意思及赏析
- 高自位置
- 贺知章《回乡偶书》全诗赏析
- 贺知章《回乡偶书》全诗赏析
-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全诗赏析
- 张可久《鹧鸪天 客雄,为乐府王英赋》全诗赏析
- 东风巧,尽收翠绿,吹上眉山。全诗词意思及赏析
- 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全诗意思及赏析
- 火维地荒足妖怪,天假神柄专其雄。全诗意思及赏析
- 雄雄赫赫,天德明只
-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意思翻译及赏析
-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全诗意思及赏析
- 天不老,人未偶。且将此恨,分付庭前柳。全诗词意思及赏析
-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上蔡苍鹰何足道?”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虽有狡害之民,无离上之心,则不轨之臣无以饰其智,而暴乱之奸弭矣。”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相思休问定何如。”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共矜然诺心,各负纵横志。”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