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分类标签: 宋词三百首 爱情 怀人 怨情《清平乐·红笺小字》译文
红线格的绢纸上写满密密小字,道尽我平生相慕相爱之意。鸿雁高飞在云端,鱼儿在水中游来游去,让我这满腹惆怅的情意难以传寄。
斜阳里我独自一人倚着西楼,眺望远方。远方的群山恰好正对窗上帘钩。从前的那个人不知道如今在哪里?唯有碧波绿水依旧向东方流去。
《清平乐·红笺小字》注释
清平乐:宋词常用词牌。此调正体双调八句四十六字,前片四仄韵,后片三平韵。
红笺(jiān):印有红线格的绢纸。多指情书。
平生意:平生相慕相爱之意。
鸿雁在云鱼在水:在古代传说中,鸿雁和鲤鱼都能传递书信。
惆怅:失意,伤感。
人面不知何处:化用唐崔护《题都城南庄》诗: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清平乐·红笺小字》赏析
此为怀人之作。词中寓情于景,以淡景写浓愁,言青山长在,绿水长流,而自己爱恋着的人却不知去向;虽有天上的鸿雁和水中的游鱼,它们却不能为自己传递书信,因而惆怅万端。
词的上片写主人公以书信细诉衷肠,而无处可寄;下片叙倚楼远望,只见青山绿波,不见所思之人。此词用语雅致,语意恳挚,抒情婉曲细腻。词中运用了一些传统文化意象和相关典故,深情含蓄,音韵悠长。
词的上片抒情。起句“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语似平淡,实包蕴无数情事,无限情思。红笺是一种精美的小幅红纸,可用来题诗、写信。词里的主人公便用这种纸,写上密密麻麻的小字,说尽了平生相慕相爱之意。显然,对方不是普通的友人,而是倾心相爱的知音。
三、四两句抒发信写成后无从传递的苦闷。古人有“雁足传书”和“鱼传尺素”的说法,前者见于《汉书·苏武传》,后者见于古诗《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是诗文中常用的典故。作者以“鸿雁在云鱼在水”的构思,表明无法驱遣它们去传书递简,因此“惆怅此情难寄”。运典出新,比起“断鸿难倩”等语又增加了许多风致。
过片由抒情过渡到写景。“斜阳”句点明时间、地点和人物活动,红日偏西,斜晖照着正在楼头眺望的孤独人影,景象已十分凄清,而远处的山峰又遮蔽着愁人的视线,隔断了离人的音信,更加令人惆怅难遣。“遥山恰对帘钩”句,从象征意义上看,又有两情相对而遥相阻隔的意味。倚楼远眺本是为了抒忧,如今反倒平添一段愁思,从抒情手法来看,又多了一层转折。
结尾两句化用崔护《题都城南庄》诗句:“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之意,略加变化,给人以有余不尽之感。绿水,或曾映照过如花的人面,如今,流水依然在眼,而人面不知何处,唯有相思之情,跟随流水,悠悠东去而已。
此词以斜阳、遥山、人面、绿水、红笺、帘钩等物象,营造出一个充满离愁别恨的意境,将词人心中蕴藏的情感波澜表现得婉曲细腻,感人肺腑。全词语淡情深,闲雅从容,充分体现了词人独特的艺术风格。
-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意思翻译、赏析
-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意思翻译、赏析
-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全诗词意思及赏析
-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全诗赏析
-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斜阳独倚楼
-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意思翻译、赏析
-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意思翻译、赏析
-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全文翻译赏析
-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 “月明人倚楼。”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原文、翻译及赏析_李煜古诗词
-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霑衣。”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波神留我看斜阳,放起鳞鳞细浪。”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上蔡苍鹰何足道?”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虽有狡害之民,无离上之心,则不轨之臣无以饰其智,而暴乱之奸弭矣。”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相思休问定何如。”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共矜然诺心,各负纵横志。”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