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中长至夜,三千里外远行人。”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十一月中长至夜,三千里外远行人。
若为独宿杨梅馆,冷枕单床一病身。
分类标签: 月份 冬至《冬至宿杨梅馆》译文
十一月中旬的冬至夜,我漂泊在离家乡三千里外的异乡。
为什么我要一个人孤单地住在这杨梅馆里?冷枕单床还生着病。
《冬至宿杨梅馆》赏析
这首《冬至宿杨梅馆》,大约是写成于白居易出任杭州之时。因为喜欢作诗讥讽朝政,诗人是不讨人喜欢的。所以,在官职调动上,只是接连不断地被调任外地,就是没有被调回京城。寓居异乡,诗人的心情可想而知,当然是相当之差,悲凉之意注定是无法排遣的。
“十一月中长至夜,三千里外远行人”,冬至的具体时间,阳历一般都是在12月22日左右,恰好正逢农历中的十一月(冬月),所以才有“十一月中”之说。时逢冬至,在这个一年中黑夜最长的晚间,自己却只能被迫远离故乡,游宦在外地,不能和亲朋好友相聚一堂,共同欢庆节日。
开头就点明时间,专门切合题目中的“冬至”,指出即将迎来一年之中最长的夜晚。此处“三千里”并非实际数字,而是代表着一个距离上的遥远性,因其颇大而故显其心境上的沉重。既逢夜晚,且是漫长的;又逢远行,且是跨越相当于整个国度的空间。夜长路远,相思之情愫,当然是愈加深厚。
“若为独宿杨梅馆,冷枕单床一病身”,若为,怎能或怎堪的意思,如孟棨在《本事诗·情感》中所引:“沙场征戍客,寒苦若为眠?”怎么能够承受这般苦寒,独自睡在异地的杨梅馆里面?诗人勉强支撑着一副有病的身子,头枕着冰冷的枕头,孤单地和衣而睡。他的心里是怀抱着不甘的,所以才会这般发问,既洋溢着激愤,又充满着孤寂。
在这里,作为场地的“杨梅馆”姗姗来迟,长夜远行人“独宿”异地,一个“独”字极其凄凉。然而,诗人尤嫌不够悲惨,非要在这个上面再次叠加一番。不,应该是几番才对。于是,连续三个加持“项目”飞了过来:“冷枕”、“单床”,外加“一病身”。特别是拖着带病的身子骨,简直就是“人生末日图”,无奈而悲愤。
或许,正因为古人十分重视这个节日,其营造的气氛必定是祥和而温馨的,场面也必然是热闹又喧嚣的。所以,当人们被诸多不可抗拒因素所迫,而不得不远离故土的时候,其内心难免会“每逢佳节倍思亲”。诗人白居易并非圣人,即便是圣人也肯定不愿意远离亲友,独自漂泊在外,他又怎么能够免俗呢?除了遥望故里方向,赋诗一首,如鸿雁悲鸣,又能怎样?人生悲凉,痛哭一场。
- “何夜无月?”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至乐性愚,至静性廉。”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之子于归,远送于野。”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此时此夜难为情!”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上善若水。”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魂牵梦萦。”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水色南天远,舟行若在虚。”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原文、翻译及赏析_李商隐古诗词
-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上蔡苍鹰何足道?”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虽有狡害之民,无离上之心,则不轨之臣无以饰其智,而暴乱之奸弭矣。”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相思休问定何如。”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共矜然诺心,各负纵横志。”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