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城下水漫漫,独上危楼凭曲阑。”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岳阳城下水漫漫,独上危楼凭曲阑。
春岸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
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亦难。
此地唯堪画图障,华堂张与贵人看。
分类标签: 湖光 山色 写景 春天《题岳阳楼》译文
岳阳城下江水浩荡,无边无际;独自登上高楼倚着栏杆眺望。
春天,两岸的绿色与洞庭湖的水色相接,傍晚的彩霞与湖水中的红波交相辉映,仿佛红波尽头就是长安。
两岸山中的老猿正站在树上啼声悲苦,天上的大雁要从这浩渺无边的湖上横空飞过也很是艰难。
这个地方风景壮阔美丽,只可画成画障,挂在贵富人家的厅堂里供他们欣赏。
《题岳阳楼》注释
岳阳楼:岳阳城西门楼。唐开元年间,中书令张说为岳州刺史,常与文士登此楼赋诗,自此著名。
漫漫:大水无边无际的样子。
危楼:高楼。 凭:倚、靠。
梦泽:即云梦泽,古代面积极大,包括长江南北大小湖泊无数,江北为云,江南为梦。到唐代,一般称岳阳南边的青草湖为云梦。
图障:画幅,画幛。唐人喜画山水为屏障,张挂在厅堂上。
华堂:华丽的厅堂。 张:张挂。
《题岳阳楼》赏析
这是元和十四年(819)春,白居易自江州赴忠州刺史任,经过岳阳时留下的作品。诗人几经贬谪,不堪流离漂泊之苦,所以在他描写湖光山色的风景诗中,也透露出淡淡的哀怨和对京城的眷恋之情。
前四句中有三句都是写洞庭湖的浩渺无边。首句“漫漫”一词将洞庭湖的浩渺写得生动形象,三、四两句对洞庭湖的广阔作了进一步的描绘。诗人眺望夕阳映照下的洞庭湖景色,不由想起了国都长安,这里暗用了晋明帝(司马绍)“日远长安近”的典故。
“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亦难”一句,用“猿啼”、“雁渡”抒发诗人的漂泊流离之感,与上文“近长安”相呼应。诗的最后两句说洞庭湖风景壮阔优美,可以画成图画,让那些贵人们欣赏,这样贵人们也许可以体会到猿啼雁飞、流民逐客行旅的奔波之苦,含蓄地流露出羁旅漂泊之感和对贵人们的怨愤。
诗为登楼抒怀之作。描绘登楼所见之景,抒写对京都的思念和行旅艰难的感慨。律诗中二联,常为一联写景,一联抒情。此诗突破常格,两联皆融合情景,境界深远。“春岸”两句,更融现景与想象于一体,为人称道。
这首诗的特点是寓情于景,在描绘优美动人的景色的同时,也透过“独”、“苦”、“难”、“唯堪”等字,向读者展示了自己的内心独白。
《题岳阳楼》创作背景
公元819年(唐宪宗元和十四年)春天,四十八岁的白居易终于结束了四个年头贬谪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的生涯,赴任忠州(今重庆忠县)刺史。他途经岳州(今湖南岳阳)时,登上洞庭湖畔的岳阳楼,眺望那烟波浩渺、优美如画的无边春景,写下了《题岳阳楼》。
-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凭阑。
-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独凭危阑,解渴漱寒水。
- 凭阑久,疏烟淡日,寂寞下芜城。全诗词意思及赏析
- “小园香径独徘徊。”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孤棹夷犹期独往,曲阑愁绝每长凭。
- 孤棹夷犹期独往,曲阑愁绝每长凭。
- 《渭城曲》王维原文及翻译_注释_赏析
- 《渭城曲》王维原文及翻译_注释_赏析
- 愁损翠黛双蛾,日日画阑独凭。意思翻译、赏析
- 愁损翠黛双蛾,日日画阑独凭。意思翻译、赏析
- 忆秦娥·凭阑独(沈端节)拼音版、注音及读音
-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上蔡苍鹰何足道?”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虽有狡害之民,无离上之心,则不轨之臣无以饰其智,而暴乱之奸弭矣。”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相思休问定何如。”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共矜然诺心,各负纵横志。”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