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归鸿,手挥五弦。”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息徒兰圃,秣马华山。
流磻平皋,垂纶长川。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
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嘉彼钓叟,得鱼忘筌。
郢人逝矣,谁与尽言?
分类标签: 古诗三百首 想象 行军 抒情 志向《赠秀才入军·其十四》译文
我们的部队于兰圃休息,在青草丰茂的山坡喂马,在水边的原野用石弹(磻)打鸟,在长河里钓鱼。一边目送着南归的鸿雁,一边信手挥弹五弦琴。一举一动都悠然自得。对大自然的奥妙之道能够心领神会,十分快乐!不禁赞赏《庄子》中那位渔翁捕到了鱼,忘掉了筌(捕鱼工具)的风神。(以上几句委婉地劝谕其兄归隐田园,享受大自然的乐趣,放弃军旅生活。)同心同德的郢人已经死了,这些话跟谁多说了都没用。(作者担心嵇喜与他志趣相异,难以接受其劝谕,表示惋惜。)
《赠秀才入军·其十四》注释
兰圃:有兰草的野地。
秣马:饲马。
磻(音波):用生丝做绳系在箭上射鸟叫做弋,在系箭的丝绳上加系石块叫做磻。皋:水边地。这句是说在皋泽之地弋鸟。
纶:指钓丝。
五弦:乐器名,似琵琶而略小。
太玄:就是大道。“游心太玄”,是说心中对于道有所领会,也就是上句“自得”的意思。
筌:捕鱼竹器名。《庄子·外物》道:“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又道:“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得鱼忘筌”是“得意忘言”的比喻,说明言论是表达玄理的手段,目的既达,手段就不需要了。
郢:古地名,春秋楚国的都城。
《赠秀才入军·其十四》品评
本篇原列第十四首,诗人想象嵇喜行军之暇领略山水乐趣的情景。他将在长满兰草的野地上休息,在鲜花盛开的山坡上喂马,在草地上弋鸟,在长河里钓鱼。一边若有所思地目送南归的鸿雁,一边信手抚弹五弦琴。他的心神游于天地自然之中,随时随地都对自然之道有所领悟。显然这里所写的与其说是征人生活,不如说是抒写诗人自己纵心自然的情趣。最后诗人用《庄子》中“匠石斫垩”的典故来表达自己对嵇喜从军远去的惋惜心情。此诗中“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二句是历来为人们所称道的妙句。它以凝练的语言传写出高士飘然出世、心游物外的风神,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与造化相侔的哲理境界。
-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
-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全诗意思及赏析
- “奈何今之人,双目送飞鸿。”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目送手挥成语组词
- 目送手挥成语组词
- 极目送,归鸿去。
-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斜风细雨不须归。”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手红冰碗藕,藕碗冰红手。”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上善若水。”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魂牵梦萦。”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上蔡苍鹰何足道?”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虽有狡害之民,无离上之心,则不轨之臣无以饰其智,而暴乱之奸弭矣。”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相思休问定何如。”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共矜然诺心,各负纵横志。”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