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分类标签: 情感 咏物 抒怀 菊花 写花《菊花》译文
一丛一丛的秋菊环绕着房屋好似到了陶渊明的家。绕着篱笆观赏菊花,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快落山了。
不是因为百花中偏爱菊花,只是因为菊花开过之后再无花可赏。
《菊花》注释
秋丛:指丛丛秋菊。
舍(shè):居住的房子。
陶家:陶渊明的家。陶,指东晋诗人陶渊明。
遍绕:环绕一遍。
篱(lí):篱笆。
日渐斜(xiá):太阳渐渐落山。斜,倾斜。因古诗需与上一句押韵,所以应读xiá。
尽:完。
更(gèng):再。
《菊花》赏析
菊花,不像牡丹那样富丽,也没有兰花那样名贵,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受人偏爱。有人赞美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高洁的气质,而元稹的这首咏菊诗,则别出新意的道出了他爱菊的原因。
第一句“秋丛绕舍似陶家”的“绕”字写屋外所种菊花之多,给人以环境幽雅,如陶渊明家之感。诗人将种菊的地方比作陶家,可见秋菊之多,花开之盛。这么多美丽的菊花,让人心情愉悦。
第二句“遍绕篱边日渐斜”表现了诗人专注地看花的情形。第二句中的“绕”字写赏菊兴致之浓,不是到东篱便驻足,而是“遍绕篱边”,直至不知日之将夕,表现了诗人赏菊时悠闲的情态。诗人被菊花深深吸引住了,其爱菊之情,似较五柳先生有过之而无不及。“遍绕”“日渐斜”,把诗人赏菊入迷,流连忘返的情态和诗人对菊花的由衷喜爱真切地表现了出来,字里行间充满了喜悦的心情。前两句短短的十四个字,有景、有情、有联想,活脱脱地勾勒出一幅诗人在秋日傍晚漫步菊丛赏花吟诗而乐不思返的画面。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点明了诗人爱菊的原因。这两句以否定句式陡地一转,指出自己并非没来由地钟情菊花。菊花是在百花之中是最后凋谢的,一旦菊花谢尽,便无花景可赏。人们爱花之情自然都集中到菊花上来。因此,作为后凋者,它得天独厚的受人珍爱。诗人从菊花在四季中谢得最晚这一自然现象,引出了深微的道理,回答了爱菊的原因,表达了诗人特殊的爱菊之情。其中,当然也含有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这首诗从咏菊这一平常题材,发掘出不平常的诗意,给人以新的启发,显得新颖自然,不落俗套。在写作上,用语淡雅朴素,饶有趣味。笔法也很巧妙,前两句写赏菊的实景,为渲染爱菊的气氛做铺垫;第三句是过渡,笔锋一转,跌宕有致,最后吟出生花妙句,进一步开拓美的境界,增强了这首小诗的艺术感染力。
《菊花》创作背景
此诗于公元796年(唐元和二年)作于长安。
-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菊花》诗词原文赏析|名句解读
-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意思翻译、赏析
-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意思翻译、赏析
-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全文翻译赏析
-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全诗赏析
-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全诗赏析
-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全诗翻译赏析
-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菊花开,菊花残。”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卷尽残花风未定,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花开花谢、都来几许。”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闲花淡淡春。”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上蔡苍鹰何足道?”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虽有狡害之民,无离上之心,则不轨之臣无以饰其智,而暴乱之奸弭矣。”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相思休问定何如。”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共矜然诺心,各负纵横志。”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