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消磨生死别,似曾相识只孤檠,情在不能醒。”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心灰尽、有发未全僧。风雨消磨生死别,似曾相识只孤檠,情在不能醒。
摇落后,清吹那堪听。淅沥暗飘金井叶,乍闻风定又钟声,薄福荐倾城。
标签: 写景 抒情 悼亡 怀人 亡妻 生活《忆江南·宿双林禅院有感》译文
心如死灰,除了蓄发之外,已经与僧人无异。只因生离死别,在那似曾相识的孤灯之下,愁情萦怀,梦不能醒。
花朵凋零之后,即使清风再怎么吹拂,也将无动于衷。雨声淅沥,落叶飘零于金井,忽然间听到风停后传来的一阵钟声,自己福分太浅,纵有如花美眷、可意情人,却也常在生离死别中。
《忆江南·宿双林禅院有感》注释
忆江南:本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又名《望江南》、《梦江南》等。《金奁集》入“南吕宫”。单调二十七字,三平韵。中间七言两句,以对偶为宜。第二句亦有添一衬字者。
双林禅院:指今山西省平遥县西南七公里处双林寺内之禅院。双林寺内东轴线上有禅院、经房、僧舍等。
孤檠(qíng):即孤灯。
摇落:凋残,零落。
清吹:清风,此指秋风。
金井:井栏上有雕饰之井。
薄福:词人自谓。荐:进献、送上。倾城:指貌美的女子,这里代指卢氏。
《忆江南·宿双林禅院有感》赏析
《忆江南·宿双林禅院有感》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作品。这是一首悼亡词,上片述说妻子之死让词人心灰意冷;下片写词人眼见耳闻一片凄凉景象,自叹福分浅薄。全词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反衬了词人的心情,篇幅虽短,但都蕴含着词人和亡妻卢氏之间深厚的感情。
从“风雨消磨生死别”句来看,其伤悼之意已明。其所谓“有感”,便是这天上人间生死之别的不能忘情;可见纳兰与卢氏夫妻情爱之深笃,亦可见纳兰于爱情的真纯诚挚。
“心灰尽、有发未全僧。”纳兰此刻的心情也是如此,虽然蓄发,内心却如灰烬一般,毫无生气,对红尘不再眷恋了,如同僧人一般只不过是等着死去,消磨时光罢了。既然是这样的生活状态,下一句“风雨消磨生死别,似曾相识只孤檠,情在不能醒。”也便在情理之中了。
纳兰在最后感慨“薄福荐倾城”,纳兰福薄无法消受上天赐予的礼物,只能在失去之后独自叹息。
纳兰深受佛道之影响,故其词中亦时有流露。此篇表现得十分明显。但他又将这种思想、情致寓于恋情之中,遂显得扑朔迷离,深曲委婉之至。
《忆江南·宿双林禅院有感》创作背景
清康熙十六至十七年(1677年-1678年),纳兰性德为亡妻守灵期间,因心中悲痛,同时为了抒发自己内心的伤感、思念之情,故写下此词。
-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相思夜夜情悰。”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长相思,在长安。”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天不老,情难绝。”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纵被无情弃,不能羞。”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此时此夜难为情!”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行路难,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情反覆间。”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拱木不生危,松柏不生埤。”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琴瑟在御,莫不静好。”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上蔡苍鹰何足道?”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虽有狡害之民,无离上之心,则不轨之臣无以饰其智,而暴乱之奸弭矣。”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相思休问定何如。”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共矜然诺心,各负纵横志。”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