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愁听关塞遍吹笳,不见中原有战车。
三户已亡熊绎国,一成犹启少康家。
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
待得汉庭明诏近,五湖同觅钓鱼槎。
标签: 抒怀 述志《又酬傅处士次韵二首·其二》译文
关塞处处吹起胡笳,让人心中忧愁,可偏偏看不到中原地区有战车出发。
楚国三户遗民已将秦国灭掉,方圆十里的土地依然能复兴少康之家。
苍龙日暮时分还腾空行雨,老树在春深时更是开出新花。
等到汉家朝廷获胜的明诏到来,你我泛游五湖,同去寻觅钓鱼的木筏。
《又酬傅处士次韵二首·其二》注释
熊绎(yì)国:指楚国。
一成:古代计算土地面积的单位,方十里。
启:开拓。
少康:夏代中兴之主。
汉庭:指代推翻清王朝后建立的汉民族政权。
明诏:英明的诏令。
“五湖”句:用范蠡复兴越国后功成身退、泛舟五湖典。
《又酬傅处士次韵二首·其二》赏析
本首诗作者主要表达自己的复国之志,要遗民们坚持抗清,而不能隐居遁世,待到复国后,功成身退,才算得上有高尚的节操。此两首诗用典精当,对仗工稳,虽是次韵,却能不受束缚而挥洒自如。
此首在友情基础上,将个人交往拓展为历史责任。开头展现现实图景,侧耳听关塞,满耳是清人的胡笳,再也不见汉军所驾的战车在中原纵横驰奔,不免愁上心头,深为复国前途担心。但作者的信心是不死的:“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夏朝少康仅有一成即方圆十里的土地,仍使夏朝再度中兴。作者自己虽如苍龙已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仍要行风播雨;虽如老树已年深月久,一到春天,仍要怒放鲜花;他曾说“远路不须愁日暮,老年终自望河清”,只要还有一口气在,复国大计就一定要坚持!这不仅是顾炎武的志愿,也是傅山的追求。有了这些顽强卓绝之士,何愁事业不成?
他在结尾满怀希望地想象“待得汉廷明诏近”,朝廷论功行赏,要封他们做大官,而他和傅山已功成身退,一起到五湖去寻舟垂钓、归隐林泉了。
《又酬傅处士次韵二首·其二》创作背景
公元1662年(清代康熙元年)秋,顾炎武由河北入山西,在太原结识傅山,一见如故。次年春,顾炎武外出回家,途中与傅山相遇,傅氏以《晤言宁人先生还村途中叹息有诗》相赠。顾炎武因次韵二首相答。这是其第二首。
- “闲花淡淡春。”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秋风湖上萧萧雨。”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我爱山中夏,空冥花雨下。”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麦苗风柳映堤。”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雨打梨花深闭门。”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今年花胜去年红。”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春已老,春服几时成。”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黄昏却下潇潇雨。”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花褪残红青杏小。”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上蔡苍鹰何足道?”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虽有狡害之民,无离上之心,则不轨之臣无以饰其智,而暴乱之奸弭矣。”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相思休问定何如。”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共矜然诺心,各负纵横志。”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