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标签: 伤春 春天《三月晦日偶题》译文
季节气象不断变化,日新月异,痴情的男女总是想将春天苦苦留住。
何必为一时的百花凋零而感到遗憾,夏天的树木已成荫,多么可爱动人。
《三月晦日偶题》注释
晦日:农历每月最后的一天。
节物:各个季节的风物景色。
儿女:这里泛指男女。
芳菲:香花芳草。
何须:何必,何用。
可人:称人心意。
《三月晦日偶题》赏析
《三月晦日偶题》是北宋诗人秦观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首先从节令上着手,说自然界的风物,随着季节的转换而不断更新,而痴心儿女何苦要对春天苦苦留恋;三四句从反对痴心儿女对春天的逝去而伤心遗憾上着手,指出对繁花的凋谢不需要抱恨,接下来的夏天,树木荫浓,同样令人高兴。诗一反旧例,没有悲伤的情调,却是顺其自然,豁达通变。
文人伤春,似乎是永恒的主题,春风春雨,落花垂柳,引起过多少诗人感叹。三月晦日,是春天的最后一天,更难免激起诗人无计留春住的愁思。唐诗人贾岛有首著名的《三月晦日赠刘评事》诗云:“三月正当三十日,风光别我苦吟身。共君今夜不须睡,未到晓钟犹是春。”表现的就是浓重的惜春情绪。秦观这首绝句,与贾岛诗一样,也是通过议论,表达春将逝去时的感想。但秦诗一反旧例,没有悲伤的情调,却是顺其自然,豁达通变。
诗富有哲理,蕴含“理趣”。“三月晦日”,即暮春三月的最后一天,过了这天,意味着时令进入夏季。春去的伤感,对于情感敏锐的人而言,不言而喻。春去的伤感,对于情感敏锐的人而言,不言而喻。但这首诗,却反其道而行之,写出了新意。“节物相催”,是自然规律,非人力所能为。因为新陈代谢,是自然运行的铁的规律!但那些“痴心儿女”却想“挽留春”,不欲让春归去。这样写足了人们对春将逝去时的怅惘之感。为诗的后两句翻出新意,做了充分的铺垫。后两句,反振一笔,如异峰突起,醒人耳目。繁华似锦(“芳菲”)的春天归去,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那“阴阴”的“夏木”同样“可人”,诗人的乐观、豪放、豁达,跃然纸上!
诗是说理,指出了对春天的逝去的两种不同看法,强调应该顺其自然。推而广之,诗人也是在阐述自己的处世观:人生是处在不断地转换之中,好的可以变坏,祸福相倚。因此,当你失去了什么时,不要过分抱憾,要正视现实,知足常乐。春天有春天令人留恋的地方,夏天也有夏天使人 合意的所在;顺境有顺境的快乐,逆境何尝不可磨炼人,使人步入顺境。通过这诗,我们充分理解到诗人宽广的胸怀,并从中得到勉励。宋人的说理诗,虽然常常有陈腐惹人生厌的地方,但也不乏像这首诗一样有积极意义的作品。
-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全诗赏析
-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全诗出处作者翻译赏析
-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花月正春风。”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秦楼月·芳菲歇原文_《秦楼月·芳菲歇》译文翻译、注释注音_秦楼月·芳菲歇赏析_古词
- 秦楼月·芳菲歇原文、翻译及赏析_向子諲古诗词
-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意思翻译及赏析
- 向子諲《秦楼月·芳菲歇》表达什么?《秦楼月·芳菲歇》原文及赏析
- “灯青兰膏歇,落照飞蛾舞。”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意思翻译、赏析
-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意思翻译、赏析
-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上蔡苍鹰何足道?”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虽有狡害之民,无离上之心,则不轨之臣无以饰其智,而暴乱之奸弭矣。”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相思休问定何如。”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共矜然诺心,各负纵横志。”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