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士衡为馆职》原文及译文赏析
李士衡为馆职原文及译文
原文
李士衡①为馆职,使高丽,一武人为副。高丽礼币赠遗②之物,士衡皆不关意,一切委于副使。时船底疏漏,副使者以士衡所得缣帛藉③船底,然后实以己物,以避漏湿。至海中,遇大风,船欲倾覆。舟人大恐,请尽弃所载,不尔船重,必难免。副使仓惶,取船中之物投之海中,便不暇拣择。约投及半,风息船定。既而点检所投,皆副使之物,士衡所得在船底,一无所失
注释
李士衡:北宋人,当时在昭文馆为官。
使:出使、以使者身份
为:担任
俱:一起
高丽:古国名,位于今朝鲜半岛。
关意:关注在意。
委:委托
疏漏:船底板有隙缝漏水。
缣帛(jianbó):丝织品、绸缎。这里泛指所得的礼物。
藉:垫在下面的东西。
悉:全,都
实:填放。
息:休止。
暇:空暇
号:大声喊叫;呼喊。
拣择:挑选,选择
以:用,把[1]。
皆:全,都
译文
李士衡在京朝昭文馆任编校书籍职务期间,出使高丽,一名武官做他的副使,与他一起出使高丽。对高丽作为礼品赠送的财物,李士衡都不关注和在意,一切都委托给副使去处理。当时,船底破漏,装船时,这个副使把李士衡所得的细绢及其它丝织品垫在船底,这样以后才把自己所得东西放在上边,以避免漏落或浸湿。航行到海当中时,遇到了大风,船将要倾覆,船工们非常恐慌,请求把所装载的东西全丢弃到海里去,不这样,(由于船太重)必定难以免祸。副使在匆忙慌张间,把船里的东西全部投到海里去,更没有时间去拣择,大约投到一半的时候,风停了,船也平定了。过了一会点数、检查所投的东西,都是这个副使的东西。而李士衡所得的东西,由于在船底就一无所失。
启示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通过对比,表现了武人的自私,并以事情的结局,来劝诫世人:损人利己的行为和思想是要不得的,否则只会自食其果。
更多文言文请关注查古典文学网,我们将持续为你更新最新内容,敬请期待!
- 李士衡为馆职原文及翻译 李士衡为馆职的启示
- 《李士衡为馆职》文言文翻译
- 《李士衡为馆职》阅读练习及参考答案
- 李士衡为馆职文言文拼音版
- “陆机,字士衡,吴郡人也”原文及译文赏析
- 《在衡遇鬼》原文及译文赏析
- “李谔,字士恢,赵郡人也”原文及译文赏析
- 衡门原文_《衡门》拼音注释和译文_衡门赏析
- 杨衡选《记盗》原文及译文赏析
- “许衡,字仲平”原文及译文赏析
- 《萧颖士风节》原文及译文赏析
- “李进,保定曲阳人”原文及译文赏析原文及译文赏析
- 《许衡不食无主之梨》原文及译文赏析
- 《李疑尚义》原文及译文赏析
- 《李勉传》原文及译文赏析
- 《李贺作诗》原文及译文赏析
- 《李崇断案》原文及译文赏析
- 《桑中生李》原文及译文赏析
- 《送职方郎中王君赴任序》原文及译文赏析
- “令狐楚,字壳士”原文及译文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