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三上”作文》原文及译文赏析
欧阳修“三上”作文
钱思公①虽生长富贵,而少所嗜好。在西洛②时尝语僚属言: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③史,卧则读小说④,上厕则阅小辞⑤,盖未尝顷刻释卷也。谢希深亦言:“宋公垂同在史院,每走厕,必挟书以往,讽诵之声,琅然闻于远近,其笃学如此。”余因谓希深曰:“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盖惟此尤可以属思⑥尔。”
(选自欧阳修《归田录》)
【注释】
①钱思公:即钱惟演,吴越国王钱俶的第二字,后随父降宋。②西洛:即西京洛阳。③经:指儒家经典著作。④小说:各类杂记。⑤小辞:唐代以来即有民间曲子词和文人词,当时算不得文学正宗,故称“小辞”,也叫“小词”。⑥属思:构思。
【文言知识】
说“讽” 这个词古今词义差别很大。现代汉语用作“讽刺”,指用语言讥嘲别人,而在古汉语中没有讥嘲的含义。上文“讽诵之声”中的“讽”即背诵。又,《汉书》:“太史试学童,能讽书九千字以上,乃得史。”另外,它多指用含蓄、委婉的话暗示或劝告别人。“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张衡传》)“讽谏”是用含蓄、委婉的语言进谏。又,《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讽”,即“讽谏”。白居易写过不少“讽喻诗”,其中大家熟悉的如《卖炭翁》。“讽喻”意为用委婉、含蓄的手法表达或说明某种道理,若理解为“讽刺”就错了。
【译文】
钱惟演虽然生长在富贵之家,却很少有什么嗜好。在西京洛阳的时候,曾经对僚属说:平生只爱好读书,坐着时读经书、史书,睡着时读儒家经典著作,上厕所时就读小词。所以从未把书放下片刻。谢希深曾经也说:“和宋公垂一起在史院的时候,他每次入厕一定带上书,背诵的声音,清脆响亮,远近都能听见,他好学竟到了这种地步。”我因此对谢希深说:“我平生所写的文章,多半在‘三上’,即马上、枕上、厕上。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好好构思罢了。”
【阅读训练】
1.解释:
①惟②笃学 ③余④尔
2.翻译:
①盖未尝顷刻释卷也。
②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
3.由上文可见,无论钱惟演、宋公垂还是欧阳修,他们读书作文都是见缝插针。今天,我们不必教条地学前人在“枕上”、“厕上”读书构思,但他们_____的精神是不可不学的。
【参考答案】
1.(1)只(2)好学(3)欧阳修自称(4)同“耳”,罢了
3.珍惜时间,勤于读书
- 《欧阳修“三上”作文》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 《欧阳修论作文》原文及译文赏析
- 文言文《三上》原文及译文赏析
- “劳于读书 逸于作文”原文及译文赏析
- 《宋史·欧阳修传》原文及译文赏析
- 《欧阳修论作文》文言文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 欧阳修《六一居士传》原文及译文赏析
- 欧阳修《秋声赋》原文、译文、赏析
- 欧阳修《偃虹堤记》原文及译文赏析
- 欧阳修《苏氏文集序》原文及译文赏析
- 欧阳修《答祖择之书》原文及译文赏析
- 欧阳修《岘山亭记》原文及译文赏析
- 《欧阳修不喜释氏》原文及译文赏析
- 欧阳修作文文言文翻译
- 欧阳修《送方希则序》原文及译文赏析
- 欧阳修《送徐无党南归序》原文及译文赏析
- 欧阳修《记旧本韩文后》原文及译文赏析
- 欧阳修《醉翁亭记》原文及译文赏析
- 欧阳修《秋声赋》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 三上文言文原文及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