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诗词帮文学网,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言文 > 初中文言文 >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原文及译文赏析

作者:laoshi来源:诗词帮发表于:2022-11-03 17:12:16阅读:0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1.解释加点词。

(1)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 (2)遽掩其耳

(3)恶人闻之,可也 (4)恶人闻之,可也

2.翻译句子。

(1)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2)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3.“恶己自闻之,悖矣。” 这位盗钟者到底“悖”在哪里?

4.请你说说这则寓言的寓意。

5.成语 就出自这里。请你写出“掩”开头的两个成语。

(1) (2)

参考答案

1.(1)逃跑(2)马上,立即(3)害怕,担忧(4)钟声

2.(1)害怕人家听到来夺取自己(已经偷到手的钟),就立即捂住自己的耳朵。(2)担忧人家听到,这是可以理解的,可是担忧自己听到(就捂住耳朵),这就大错特错了啊!

3.捂住自己的耳朵,并不能捂住钟声,人家照旧可以听到的,这只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

4.寓意:做贼心虚的人,欺骗得了自己,欺骗不了别人。

5.掩耳盗铃 掩过饰非 掩旗息鼓 掩人耳目 掩过(恶)扬善

钟:古代的用青铜做的,只有大富大贵的人才能拥有。

况然:"况"地;况,象声词。然:一般指什么什么的样子,如:飘飘然。这里指什么什么的声音。

以椎毁之:之,指代钟

恐人闻之而夺己也:之,指敲钟的声音

参考译文

晋国的大夫范氏灭亡的时候,有个老百姓得到一只钟,想要把它背走。只是钟太大,没法背。于是就用锤去把它打碎,这样钟发出了况况的声音起来,那个老百姓怕别人听到响声,和他来抢夺这只钟,赶忙把自己的耳朵堵起来。害怕别人听见,很正常;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听不见,那就太糊涂了。

【寓 意】

掩耳盗钟的人自以为掩上了耳朵就听不到钟响了,实际上钟响是客观事实,你把耳朵掩上了,钟还是要响,你听不到,别人照样会听到。这则寓言的本意是劝告人们:如果作错事自己假装不知道,如同捂着耳朵偷铃铛,自己欺骗自己。我们不能自欺欺人,这是没有用的。寓言把掩耳盗钟者的愚蠢,描写得很生动。这个故事后来衍化为成语,改为“掩耳盗铃”。还比喻自己害怕就把耳朵捂上

    相关栏目:
  • 文言文大全
  • 高中文言文
  • 初中文言文
  • 小学文言文
  • 古文观止
  • 清代散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Copyright © 2012-2025 诗词帮文学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5155614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