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权谓吕蒙曰”原文及译文赏析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便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卿言多务,孰若孤
③蒙乃始就学
④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
2.文中有两个通假字,请找出并释义。
① 通 ,释义
。 ② 通
,释义
。
3.解释下列句子中“以”的不同含义。
①辞以军中多务
②以丛草为林
③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④子以我为不信
4. 根据下列句子,写出成语。
①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成语:
②士别三日即便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成语:
5.翻译下列句子。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②士别三日,即便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6 .本文通过记述孙权劝勉吕蒙努力致学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参考答案
1.①广泛阅读②谁,哪一个③就,于是④到,等到
2.①“邪”通“耶”,吗 ②“耳”通“尔”,罢了
3.①用 ②把 ③凭(凭借) ④认为
4.①吴下阿蒙 ②刮目相看(待)
5.①我难道要您研究经典成为博士吗?②读书人离别三日,就应该重新别眼相看。大哥为什么这么迟才改变看法呢?
6 .(供参考)时间就如海绵力的水,要挤总是会有的;读书不一定求精,广泛阅读对丰富一个人的见识总会有好处的;读书能够改变人。
二:
1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治经为博士耶 为:成,当 B、但当涉猎 但:然而,却
C、蒙乃始就学 乃:于是,就 D.鲁肃过寻阳 过:到
14.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2分)
15.作者是运用什么写作手法来表现吕蒙学习的成效的?请予以说明。(2分)
16.现在人们常用“吴下阿蒙”喻指什么?用“刮目相待”又是形容什么?(2分)
参考答案:
13.B(2分)
14.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忙为借口(理由)来推托。(或:吕蒙借口军中事务繁忙来推托)(2分)
15.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以鲁肃见到吕蒙时的惊异和钦佩之情;:表现了学习使吕蒙有了巨大变化。 (或答“对比”,以吕蒙学习前后的变化对比,表现其学习成效显著。)(意思接近即可。2分)
16.比喻缺少学识才干的人。(1分) 指去掉旧日的看法,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或事物。(1分)(共2分)
【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您现在担任要职,不可以不学习!吕蒙以军中事务繁多为借口推辞了。孙权说:“我难道要您研究经典成为博士吗?只要您广泛阅读,见识从前的事情罢了。您说事务繁多,哪里比得上我呢?我常常读书,自己觉得有很大的收获。”于是吕蒙开始学习。到了鲁肃经过寻阳,跟吕蒙一道议论军事,非常惊讶地说:“您现在的才干谋略,不再是当年吴地的阿蒙!”吕蒙说:“读书人离别三日,就应该重新别眼相看。大哥为什么这么迟才改变看法呢!”鲁肃于是拜见吕蒙 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辞别。
道理:
(1)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
(2)不能因为事情繁忙就放弃学习,读书的时间是挤出来的。
(3)要善于听取他人好的意见并去改进。
(4)不但自己要好学,还要催动附近的人也要学习,让社会也一起进步。
(5)劝人要讲究方法。
(6)不要找借口。
(7)只要发奋学习,就能积学修业,学有所成。
(8)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
(9)一个人即使基础差,但只要端正态度,刻苦努力,就能学到知识,并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和办事能力。
(10)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天性。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只要你愿意,你就会成长并成功。[4]
(11)点明学习对健全人格的作用。
(12)有了真才实学,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13)表明读书大有好处的道理,并告诫人们刻苦学习的重要性
- “初,权谓吕蒙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 “初 ,权谓吕蒙曰”“闰月,权亲攻皖城”阅读答案
- “初 ,权谓吕蒙曰”“闰月,权亲攻皖城”阅读答案--2016中考文言文
- “秦王谓唐雎曰”原文及译文赏析
- 《吕蒙为学》原文及翻译赏析
- “孔子谓宓子贱曰”原文及译文解析
- “太宗尝谓中书今岑文本曰”原文及译文赏析
- “舜发于畎亩之中”“上谓侍臣曰”原文及译文赏析
- 《三国志·吴志·吕蒙传》原文及译文赏析
- “吕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也”原文及译文赏析
- “吕文穆公蒙正以宽厚为宰相”原文及译文赏析
- 《蒙骜伐魏》原文及译文赏析
- 《吕蒙正不为物累》原文及翻译
- 《吕僧珍为官》原文及译文赏析
- “贞观初,有上书请去佞臣者,太宗谓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 破窑赋原文、翻译及赏析_吕蒙正文言文
- 关羽为什么恨吕蒙?吕蒙杀了关羽而关羽也害死了吕蒙
- “权万纪,其先出天水”原文及译文赏析
- 《南史·吕僧珍传》原文及译文赏析
- 黄宗羲《胡玉吕传》原文及译文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