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弱之辩》原文及译文赏析
强弱之辩
夫强不自强,因弱以奉①强;弱不自弱,因强以御②弱。故弱为强者所伏,强为弱者所宗,上下相制,自然之理也。然则所谓强者,岂壮勇之谓耶?所谓弱者,岂怯懦之谓耶?盖在乎有德,不在乎有力。夫金者,天下之至刚也;水者,天下之至柔也。金虽刚矣,折之而不可以续;水虽柔矣,斩之而不可以断;则水柔能成刚,金刚不辍③其弱也。
(选自唐.罗隐《两同书》)
[注释]①奉:尊重。此指陪衬。②御:支配,此指显出。③辍(chuò):停。此指消除。
[文言知识]
“然则”及其他。“然则”在文言中是个固定词组,相当于“既然(这样),那么……”,上文“然则所谓强者,岂壮勇之谓耶?”意为既然这样,那么所谓强者,难道说的只是健壮勇敢的人吗?又,“虽然”,相当于“虽(这么说),然而……”,如“虽然,其事有本有原”,意为虽这么说,然而那事情还有本源。又,“于是”,相当于“在这个时候”,如“于是暴雨,人皆避之”,意为在这时候突然下雨,人们都躲雨了。
[阅读练习]
1.解释:①夫___②宗___③金____④至
2.翻译:岂怯懦之谓耶?_________
3.本文的基本观点是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句首发语词,无义②推崇③金属④极
2.难道说的只是胆小柔弱的人吗?
3.强与弱是相对的。
参考译文
强的不是自己很强,由于依靠弱陪衬出它的强;弱的不是自己很弱,由于依靠强显出它的弱。所以弱被强制服,强被弱推崇,彼此互相制约,这是自然的道理。既然这样,那么所谓强者,难道说的只是健壮勇敢的人吗?所谓弱者,难道说的只是胆小怯懦的人吗?可见在于有德,不在于有力。金属是天下最刚强的;水是天下最柔软的。金属虽然刚强,折断它却不可以续接;水虽然柔弱,斩断它却不可以使它断开;那么水的柔弱能成就它刚强的一面,金属的刚硬不会消除它柔弱的一面。
- 《强弱之辩》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 强弱之辩中考课外文言文
- 《两小儿辩日》原文及译文赏析赏析
- 《辩奸论》(苏洵) 原文注释及译文
- “博学之,审问之”原文及译文赏析
- 《两小儿辩日》原文、译文、注释
- 《黔之驴》原文及译文赏析
- “文王之囿”原文及译文赏析
- 《蒲松龄之妻》原文及译文赏析
- 《晏子之御者》原文及译文赏析
- 《临江之麋》原文及译文赏析
- 《郭氏之墟》原文及译文赏析
- 《裴琰之》原文及译文赏析
- 《张之万之马》原文及译文赏析
- “范升字辩卿,代郡人也”原文及译文赏析
- “彦博幼聪悟,有口辩,涉猎书记”原文及译文赏析
- 《裴让之传》原文及译文赏析
- 《纯孝之报》原文及译文赏析
- 《求不死之药》原文及译文赏析
- 《杨生之犬》原文及译文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