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原文、翻译及赏析_郑燮郑板桥古诗词
作者:laoshi来源:诗词帮发表于:2023-04-10 20:42:10阅读:0次
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标签: 抒怀 品格《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译文
我决定抛弃乌纱帽弃官而去,回家之时两袖清风,一贫如洗。
我画了一竿瘦竹,竹子能在(秋天)凉风习习的江边当作渔竿。
《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注释
乌纱:当时做官为宦的代名词
囊橐(náng tuó):一种口袋。
萧萧:空空的样子。
《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赏析
“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 ,写的是郑板桥决定抛弃乌纱帽弃官而去,归里之时两袖清风,一贫如洗。他画了一竿瘦竹,竹子能到清冷的江边作为鱼竿。乾隆十八年,山东大旱,当时做潍县县令的郑板桥因为请求赈济饥民的事,得罪了上司,这首诗是郑板桥被罢官离开潍县回乡时,告别潍县绅士民之作。作者为人正直,只关心百姓疾苦,不愿逢迎吹捧上司,深为上司不满,于是上司借故罢了他的官。时年他已61岁,在潍县担任了7年县令,照理说,至少也该发点小财了,然而他罢官之日,却是囊橐萧萧两袖寒,惟有一囊书画,两袖清风,实在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清官。这首诗在用词上很有感情色彩。萧萧寒、清瘦、秋风都从字面上传递出一种萧索、冷落、凄冷之感,与作者的心情和处境和谐一致。
这是一首赠别诗,然而却很特别。
《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创作背景
乾隆十八年,山东大旱,当时做潍县县令的郑板桥因为请求赈济饥民的事,得罪了上司,这首诗是郑板桥被罢官离开潍县回乡时,告别潍县绅士民之作。
猜你喜欢
- 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
- 竹石原文、翻译及赏析_郑燮郑板桥古诗词
- 新竹原文、翻译及赏析_郑燮郑板桥古诗词
-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 墨竹图题诗原文、翻译及赏析_郑燮郑板桥古诗词
- 咏芭蕉原文、翻译及赏析_郑燮郑板桥古诗词
- 咏梧桐原文、翻译及赏析_郑燮郑板桥古诗词
- 咏雪原文、翻译及赏析_郑燮郑板桥古诗词
- 题画兰原文、翻译及赏析_郑燮郑板桥古诗词
- 山中雪后原文、翻译及赏析_郑燮郑板桥古诗词
- 赠君谋父子原文、翻译及赏析_郑燮郑板桥古诗词
- 渔家·卖得鲜鱼二百钱原文、翻译及赏析_郑燮郑板桥古诗词
- 《郑板桥知潍县》原文及译文赏析
- 古诗《郑燮·潍县署②中画竹呈年伯③包大中丞括》注释与赏析
- 《郑板桥知潍县》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 画竹题记二则(清)郑燮
- 画竹题记二则(清)郑燮
- 《郑板桥·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原文、注释与赏析
- 郑燮《潍县寄舍弟墨第三书》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 郑板桥画竹文言文翻译
- 画竹歌原文、翻译及赏析_白居易古诗词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