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秋柳原文、翻译及赏析_纪映淮古诗词
栖鸦流水点秋光,爱此萧疏树几行。
不与行人绾离别,赋成谢女雪飞香。
标签: 抒情 咏物 柳树 植物《咏秋柳》译文
枝头栖息的乌鸦,伴着秦淮河的流水,点缀着秋天的风光,它们都深深恋爱着这里的几行萧瑟稀疏的树。
柳枝不能留住行人来减少人间别离之苦,而柳絮飞舞如雪却使谢道韫咏出佳句。
《咏秋柳》注释
秦淮:即秦淮河,在南京,是一处游乐胜地。竹枝:亦称竹枝词,诗的一种形式,本为乐府,出自巴渝,末有和声。后人以七绝咏土俗琐事,多称竹枝。
萧疏:稀疏。
绾(wǎn):系,这里应意为挽留。
谢女:即谢道韫,东晋女诗人,谢安侄女,王凝之之妻。
《咏秋柳》赏析
此诗前两句写秦淮河秋季的景物,后两句则写柳枝不能留住行人来减少人间别离之苦而柳絮飞舞如雪却使谢道韫咏出佳句。全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用典贴切而颇具情韵。
这是一首咏秋柳的诗,全诗不着一个“柳”字,而句句蕴含着柳树的风韵。
此诗前两句写秦淮河的景物:栖息在枝头的乌鸦,伴着秦淮河的流水,点缀着秋天的风光,它们都深深恋爱着这里的几行萧瑟稀疏的树。“萧疏”与“秋光”照映,“栖鸦”和“树”关联,使前后句紧密扣合,因而呈现诗人笔端的是一幅深秋萧条凄冷的画图。其中,前句写柳树的特性:“栖鸦”明写鸟而暗点树,以实带虚的手法点出了薄暮中乌鸦栖宿的树;“流水”看似泛指而特指秦淮河。“栖鸦流水”,虽不明言柳树,但已写出柳树常生长在河边的特性。这样写,较之直言“河边柳”来,不仅含蓄,而且静中有动,增加生气。也正是这些上有栖鸦,下依秦淮的柳树,装点金陵,为秋色增辉。后句则点染秋柳的萧疏之态:萧疏是秋柳的特征——秋柳既不像春柳那样金碧染两、临风起舞,也不像夏柳那样繁枝拂地、密叶藏莺,而是落叶纷飞、意态萧疏。但诗人对此并没有精雕细绘,只是以疏荡的笔触,略加点染而已。这种艺术情趣,与秋柳的萧疏风姿互相映衬,相得益彰。
后两句则写柳枝不能留住行人来减少人间别离之苦而柳絮飞舞如雪却使谢道韫咏出佳句。其中,前句反用前人诗意,偏说“不与行人绾离别”,点明秦淮河畔的秋柳只是供人赏玩而不为人攀折赠别。其中,“不与”两字,不仅翻出了新意,而且用拟人的口吻,增添了一层情韵。后句则是谢道韫咏雪的典故和李白的诗句的结合,写收条通过联翩浮想,展望秋柳的未来:秋柳到了第二年,也将枝繁叶茂,飞絮蒙蒙,而且象瑶台雪花一样地散发出香气来。
全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用典贴切而颇具情韵。
《咏秋柳》创作背景
此诗是诗人少年时期的代表作,具体创作时间不详。是她初渡秦淮时为咏秦淮秋水风光而创作的。
- 《咏秋柳》赏析
- 咏秋兰原文、翻译及赏析_静诺古诗词
- 金明池·咏寒柳原文、翻译及赏析_柳如是古诗词
- 咏甘蔗原文、翻译及赏析_古诗词
- 柳原文、翻译及赏析_寇准古诗词
- 不遇咏原文、翻译及赏析_王维古诗词
- 咏舞原文、翻译及赏析_虞世南古诗词
- 咏槿原文、翻译及赏析_李白古诗词
- 螃蟹咏原文、翻译及赏析_曹雪芹古诗词
- 咏蚊原文、翻译及赏析_范仲淹古诗词
- 咏菊原文、翻译及赏析_白居易古诗词
- 咏桂原文、翻译及赏析_李白古诗词
- 咏煤炭原文、翻译及赏析_于谦古诗词
- 咏萤原文、翻译及赏析_虞世南古诗词
- 咏鹅原文、翻译及赏析_骆宾王古诗词
- 咏荆轲原文、翻译及赏析_陶渊明古诗词
- 淮村兵后原文、翻译及赏析_戴复古古诗词
- 咏萤·本将秋草并原文、翻译及赏析_萧纲古诗词
- 减字木兰花·淮山隐隐原文、翻译及赏析_淮上女古诗词
- 青门柳原文、翻译及赏析_白居易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