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千里长安名利客原文、翻译及赏析_刘彤古诗词
千里长安名利客,轻离轻散寻常。难禁三月好风光。满阶芳草绿,一片杏花香。
记得年时临上马,看人眼泪汪汪。如今不忍更思量。恨无千日酒,空断九回肠。
标签: 宋词精选 写景 妇女 相思《临江仙·千里长安名利客》鉴赏
开头从思妇的心中对游子的责难写起,“千里长安名利客”七字交代了游子的去向──长安,缘由──为名利而远行。“千里”一词强调了游子出行之远,也蕴含了思妇的忧怨深情。“轻离轻散寻常”一句,写出思妇对游子“重名利轻别离”的责难。此语率直质朴,从肺腑流出。如按此意写去,下面的情与景,该是愁情苦景,但本篇行文却突然转笔,道“难禁三月好风光,满阶芳草绿,一片杏花香”。“满阶芳草绿”二句是对“三月好风光”的形象描绘。词人以清新平易之笔勾出一幅春景图:春草如茵,满阶新绿,一片粉白,杏花飘香。这里粉绿交辉,一派生机。它给人们带来了春天的欢乐,即或是良人远游的思妇,也情不自禁地要享受这大好春光。“难禁”点明情不自禁也。
然而,明媚的春光,双栖鸟,比翼蝶,必然引起思妇的相思之情。故下阕又一个转笔:“记得年时临上马,看人眼泪汪汪”,描绘了当年游子远行的情景。“记得”表明是思妇的回忆,“年时”即当年,那时。“临上马”指游子即将上马远行。“看人眼泪汪汪”写思妇难舍难分之状。“泪汪汪”语言平实而形象鲜明。“人”指游子。“如今不忍更思量”一句,使行文又一转,翻到眼前,讲既不愿回忆当年分离之状,又不愿想今后孤栖之情。“更”再也。其实,联系开章的对“名利客”的责难,过片处对分别时泪眼汪汪的描述,均说明“不忍思量”偏要“思量”,感情的闸门是无法关闭的。故结句道:“恨无千日酒,空断九回肠”想以酒浇九曲愁肠,然而又恨无酒浇肠,“无千日酒”可见愁日之多,这怎不令词人悲叹“空断九回肠”!
清·袁枚说:“凡作人贵直,而作诗文贵曲。”(《随园诗话》卷四)本词行文山重水复,起伏转折,云霓明灭,曲折尽意。时而述游子,时而写思妇;时而眼前景,时而当年事;时而景物描绘,时而内心勾画;时而恨,时而喜,时而悲,时而愁,如此产生了千回万转的艺术效果。这正如宋·姜夔所说:“波澜开阖,如在江湖中,一波未平,一波已作。如兵家之阵,方以为正,又复是奇;方以为奇,忽复是正;出入变化,不可纪极,而法度不可乱。”(《白石道人诗说》)
“临江仙”又名“谢新恩”、“雁后归”、“庭院深深”、“画屏春”,计十一体,有五十四字、五十八字、六十字、六十二字、双调,各有四句、五句、六句之分,均为平声韵。本词用六十字体,双调,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
- 《临江仙·千里长安名利客》鉴赏
- 长安秋望原文、翻译及赏析_杜牧古诗词
- 长安清明原文、翻译及赏析_韦庄古诗词
- 示长安君原文、翻译及赏析_王安石古诗词
- 临江仙·柳絮原文、翻译及赏析_曹雪芹古诗词
- 临江仙·梅原文、翻译及赏析_李清照古诗词
- 断句原文、翻译及赏析_刘昶古诗词
- 长安春望原文、翻译及赏析_卢纶古诗词
- 秋莲原文、翻译及赏析_刘因古诗词
- 咏萍原文、翻译及赏析_刘绘古诗词
- 春草原文、翻译及赏析_刘敞古诗词
- 新晴原文、翻译及赏析_刘攽古诗词
- 山家原文、翻译及赏析_刘因古诗词
- 千里思原文、翻译及赏析_李白古诗词
- 彤弓原文_《彤弓》拼音注释和译文_彤弓赏析
-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全诗意思及赏析
- 临江仙·送王缄原文、翻译及赏析_苏轼古诗词
- 临江仙·忆旧原文、翻译及赏析_张弘范古诗词
- 临江仙·孤雁原文、翻译及赏析_纳兰性德古诗词
- 临江仙·暮春原文、翻译及赏析_赵长卿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