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诗词帮文学网,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 

温庭筠:瑶瑟怨

作者:laoshi来源:诗词帮发表于:2022-09-10 22:11:39阅读:0

作者: 杜黎均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温庭筠

温庭筠《瑶瑟怨》的朦胧美,主要是以水墨画似的秋夜景物描写来托出的。篇首“梦不成”三字,正是打开整个作品情感世界的一把钥匙。

在静静的夜,天空澄碧,一片清澈,云轻月明,雁声远去。值此良好的夜晚,本应安然度过。但作品的主人公却难以入寐,虽有“冰簟(diàn)”(凉席)“银床”,也无法熟睡。为什么“梦不成”?作者没有回答,只用淡笔点染,轻轻饰抹。整篇作品都在描绘景物:首句写主人公所处的“微观环境”,次句说仰望所见,三句叙倾听所得,末句言静卧所思。潇湘是湘江的别称,在今湖南省。十二楼指仙人居住的地方,据传说,昆仑山“有玉楼十二,立台九层,左瑶池,右翠水,有弱水九重,盖不可到”。(《神仙传》)此处泛称深夜高空,并非指主人公居住的楼。这是在想象中凝视现实。

景物如此自然呈现,轻轻展示,貌似无“情”而句句有“情”。倚靠清新秀洁的景物刻画,人的特定时刻的思绪得到曲折烘托。至于“梦不成”的原因,读者只有经过“联想思维”而进行品味。主人公在碧天轻云明月的雅静气氛下无法入睡,可能有多种因素造成:或由于怀念远人,或由于爱情失意,或由于无名烦恼,等等。诗人没有明确诉说,读者也大可不必主观猜定,只设身处地,领略其隐含之情就行了。这正是作品艺术吸引力之所在。后人对此诗作了品评:“通首布景,只梦不成三字露怨意。”(清代孙洙编《唐诗三百首》,陈婉俊补注)这一品评,是有见地的。

《瑶瑟怨》并未直白写“怨”。作品朦胧美的特征是以景透心,用物托人。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Copyright © 2012-2025 诗词帮文学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5155614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