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如筠《闺怨》原文、注释、译文、鉴赏
沈如筠
沈如筠,润州句容(今属江苏)人,大约生活在武后至玄宗开元时期,在文学方面有一定成就,长于诗歌文章,其作品包括志怪小说。曾任横阳主簿,与储光羲(约707~760)等齐名,是当时著名诗人。其诗共四首录入《全唐诗》,以《闺怨》为其代表作。其志怪小说《异物志》、《古异记》均已失传。
闺怨
【原文】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译文】
大雁都已飞走,书信再难传出,愁绪多得令人难以成眠。多希望能跟随那无处不在的月亮,将光辉照射到你的军营。
【鉴赏】
此诗虽题为“闺怨”,但其内容并未只停留在儿女私情、哀怨苦楚之上,而是将人物的感情上升到爱情的高度,以主人公的口吻娓娓道来,表达形式更为直接,效果不凡。
传说古人以飞禽传递信件,雁足传书出自《汉书·苏武传》,是表达思念之情的典故。诗人却说“雁尽”,可见人物相思无处倾诉,爱人音讯难寻。家中妻子想要传书给远在塞外的爱人,可惜连大雁都归家而去,自己却只能独守空房,愁绪油然而生,以致夜晚也难以入梦。叙述清楚,平实感人。
后两句,女子抬头看到窗外悬挂的明月也是同样的形单影只,同病相怜之感油然而生,愿随明月远行,追随无处不到的月光去到爱人身边。“伏波营”出自东汉马援的典故,点明出征的爱人在南方边境从军。
此诗以妇人的心情,倾诉对离乡征战的爱人的相思之情,叙述、描写委婉自然,细腻深沉。诗人并没有单纯地去写主人公的哀怨,也没有只凭借旁观者的同情心来行文,而是通过主人公自己的内心独白,表现了主人公纯洁、真挚、高尚的思想感情,提高了全诗的格调,是一首千古传诵的佳作。
- 《闺怨·沈如筠》原文与赏析
- 闺怨原文_《闺怨》拼音注释和译文_闺怨赏析
-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沈如筠《闺怨》翻译赏析
- 虞世南《蝉》原文、注释、译文、鉴赏
- 贺知章《咏柳》原文、注释、译文、鉴赏
- 《闺怨》王昌龄原文及翻译_注释_赏析
- 《闺怨》王昌龄原文及翻译_注释_赏析
- 唐婉《钗头凤》原文、注释、译文、鉴赏
- 王绩《野望》原文、注释、译文、鉴赏
- 罗隐《蜂》原文、注释、译文、鉴赏
- 《襄公如楚》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 《闺怨二首》鉴赏
- 皇甫冉《春思》原文、注释、译文、鉴赏
- 魏夫人《菩萨蛮》原文、注释、译文、鉴赏
- 王诜《忆故人》原文、注释、译文、鉴赏
- 曹松《己亥岁》原文、注释、译文、鉴赏
- 吕渭老《薄幸》原文、注释、译文、鉴赏
- 曹邺《官仓鼠》原文、注释、译文、鉴赏
- 崔郊《赠婢》原文、注释、译文、鉴赏
- 祖咏《望蓟门》原文、注释、译文、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