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诗词帮文学网,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 

古诗《寇准·书河上亭壁》诗词注释与赏析

作者:laoshi来源:诗词帮发表于:2022-09-11 21:01:02阅读:0

寇准·书河上亭

岸阔樯稀波渺茫,独凭危栏思何长。

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注释】

①河上亭:黄河岸上的亭子。

赏析

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冬,契丹南下犯宋,朝野震惊。在外敌兵临城下之际,寇准力主御驾亲征,以振士气。最终迫使辽国放弃进攻,转而议和。

怎奈寇准的功绩却被谗臣说成是拥兵自重,胁迫君王,孤注一掷。一时是非莫辩,以致被逐出京。此诗即是在景德年间,寇准被贬知陕州(今三门峡市陕县)期间所作。来到陕州,诗人站在辽阔的黄河岸边,只见烟波茫茫,渡船稀少,凭栏远眺,无限的思绪涌上心头。这里诗人并没有直接写其所思所想,而是以景抒怀,给我们展示的是一幅秋山落日的景象。离开京城,心情无疑是沉重的,可是诗人却在稀疏的树木之外看到了远处茂密的森林,在瑟瑟的秋山之上看到了灿烂的夕阳。谗臣当道,但并不是一片黑暗,这正是诗人所欣慰的。那一半沐浴在斜阳里的秋山,让诗人感到陶醉,他看到了希望。在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面前,个人的荣辱进退又算得了什么呢?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身处逆境时那种积极向上的精神,他那博大的胸怀令人由衷地钦佩。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Copyright © 2012-2025 诗词帮文学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5155614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