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静之《过伊家门外》诗词原文及赏析
过伊家门外
汪静之
我冒犯了人们的指摘,
一步一回头地瞟我意中人;
我怎样欣慰而胆寒呵。
(选自《蕙的风》亚东图书馆)
【赏析】
汪静之是五四时代“湖畔诗社”的重要诗人。他的诗作的最大特点是坦白、直率,毫不遮掩,表现了新青年对封建礼教的抗争。正如诗人自己所说:“受了五四新思潮的熏陶,我感到思想解放的喜悦,精神自由的舒畅,好像渔网里跳出的鱼,鸟笼里飞出的鸟,真是‘海阔任鱼跃,天高任鸟飞’。我以胜利者的姿态,鄙视封建的道德礼教,无拘无束,自由放纵的唱起爱情之歌。”(《回忆湖畔诗社》)这首小诗,正是这种情感的写照。诗写于1922年。当时虽已经历了五四浪潮的洗礼,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势力阴魂不散,特别是社会上封建意识仍有强大的市场,对爱情的追求被卫道者们视为淫乱。诗用“我冒犯了人们的指摘”作起句,交代了背景。“人们”既指封建卫道者,也指受封建思想毒害的世俗大众。他们都要指摘,可见封建礼教毒素散布之广。第二句:“一步一回头地瞟我意中人”,点出了我被指摘的原因是表露了对爱情的大胆追求。诗人只选取了爱情生活中一个常见的自然的动作,即写出了许多心理内涵。在许多指责的目光的窥视之下,诗人仍要情不自禁地去看情人,并且是“一步一回头”地去看。“瞟”字很传神,并不有意,不由自主,眼神总是溜过去,表达了主人公对恋人深深的思恋、爱慕之情,歌颂了新青年对爱情的真挚。最后一句,又表露了一种矛盾心理。“欣慰”是见到恋人的欣喜之情,是爱之真切,而“胆寒”又点出传统势力的强大,斗争之艰难。人言可畏,社会舆论可以扼杀新生事物。但诗人虽胆寒,仍要去看,这是一种令人敬佩的执着。
本诗的基调是直露的。但自然清新,颇有“天籁”之美。
(刘可)
- 汪静之:伊的眼
- 莺啼序·重过金陵原文、翻译及赏析_汪元量古诗词
- 杨柳原文、翻译及赏析_汪遵古诗词
- 乌江原文、翻译及赏析_汪遵古诗词
- 〔英国〕兰多《伊恩绮》诗词原文及赏析
- 过湖北山家原文、翻译及赏析_施闰章古诗词
- 箕山原文、翻译及赏析_汪遵古诗词
- 咏长城原文、翻译及赏析_汪遵古诗词
- 对封建礼教的巨大冲击——汪静之
- 伊州歌原文、翻译及赏析_王维古诗词
- 三闾庙原文、翻译及赏析_汪遵古诗词
- 赠汪伦原文及翻译赏析
- “花似伊。柳似伊。花柳青春人别离。”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汪遵《西河》诗词赏析
- 咏铜雀台原文、翻译及赏析_汪遵古诗词
- 《书空(之四)》诗词原文及赏析
- “无我原非你,从他不解伊。”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