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诗词帮文学网,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 

高鼎《村居》写春天郊外即目所见的景象

作者:laoshi来源:诗词帮发表于:2022-09-17 21:16:11阅读:0

村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高鼎诗善于描写自然景物,而这首《村居》写春天郊外即目所见的景象:春光明媚,一群儿童正迎着东风,把风筝放上高高的蓝天。具有新鲜浓郁的生活气息。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两句写春景。当然是作者即目所见,遇景入咏。但前句在字面上使人想起丘迟《与陈伯之书》中名句:“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感到风光美不胜收。二月较三月略早一点,这时季节之风——东风已起。“拂堤杨柳醉春烟”句除“醉”字很形象,很新颖,生动状出杨柳丝丝飘飘然使人陶醉的感觉。还有“拂堤”二字,已有春风吹拂之意。春风风向是稳定的——东风,而风力不大不小,因此一年四季唯此时最便于放风筝。放风筝是民间最喜爱的群众活动之一,做纸鸢早已成为一种民间技艺。每到春季,即有专店出售。而各家各户,也能自制“豆腐千”一类简易风筝。所以前二句虽主要写景,已给放风筝的情景预作铺垫。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两句即写放风筝。放风筝虽然老少咸宜。不妨成人参加。但毕竟要跑跑跳跳,是天然最宜于少年儿童的活动。所以诗人专门描写少年儿童。要在平时,他们散学以后,必定不肯及时回家。不免在路上磨蹭逗留,想方设法地玩耍。而这几天却是急忙回家,因为家里的“纸鸢”在等着他放呢!恐怕上课时都“一心以为鸿鹄将至”,早就盼着散学呢!所以末二句不但直接描写着放风筝的场面,而且通过“归来早”、“忙趁东风”写出了一片童心。诗写到“放纸鸢”三字为止。而读者却浮想联翩仿佛看到一个个淡墨色的蟹风筝、淡蓝色的蜈蚣风筝或淡赭色的鹞鹰风筝,在天空比高;而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拂堤的杨柳丝丝弄碧,杂花生树,草长莺飞,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相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参看鲁迅《风筝》)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Copyright © 2012-2025 诗词帮文学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5155614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