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古诗词鉴赏
作者: 于佩君庄朝用魏惠明董丽敏王绍艳
【原诗】: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1),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2)。想当年,金戈铁马(3),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4),封狼居胥(5),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6),一片神鸦社鼓(7)。凭谁问:廉颇老矣(8),尚能饭否?
【原诗作者】:辛弃疾
【导读入境】:
这首词作于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当时作者为镇江知府,年已六十六岁。作者登临京口(今镇江)北固亭,回顾历史,感叹兴亡。
我站在古老的京口北固亭前,这京口曾是东吴的都城,孙权曾在这里称帝。千百年来,壮丽的江山依旧,但再也难寻像孙权那样叱咤风云的英雄豪杰了。昔日的舞榭歌台和英雄们所创造的可歌可泣的事迹都随着历史的风风雨雨而荡涤消逝。俯首而望,夕阳映照在青草绿树之上。这一草一木可曾铭记当年刘裕留下的足迹?这普普通通的街头里可是人们传说的当年刘裕住过的地方?睹物思人,我仿佛看到威风凛凛的刘裕正挺戈跃马,率军北伐,收复失地。驰骋疆场,势如猛虎,气吞万里。
我又想起元嘉年间刘裕的后代刘义隆好大喜功,草率出兵,北伐只落得仓皇南逃的失败结局。我渡江南归已过去四十三年,远望之中仍然记起当年战火弥漫的扬州路上和金兵激战的情景。而今怎么忍心回顾过去,这里的佛狸祠下乌鸦的叫声和祭祀的鼓声响成一片,还有谁过问被冷落了的老将军能不能再赴战场杀敌立功啊!
【赏析】:
这首词充满了战斗的豪情,表现了词人力主北伐抗金的决心与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艺术上用典贴切。这首词运用了大量的典故抒情言志,如作者通过追念古人古事,对腐败的南宋王朝发出了“英雄无觅,孙仲谋处”的慨叹,进而赞扬了南朝宋武帝刘裕当年北伐中原“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英雄气概和英雄业绩,用以激励抗金派人士恢复中原、统一祖国的战斗精神。又如以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在缺乏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草率出兵导致“仓皇北顾”的历史教训,表达了他既力主抗金又反对轻举妄动的主张。作者希望得到正积极准备北伐的韩侘胃的重视,使这次北伐获得成功。实现他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愿望。作者还以廉颇自喻,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愤懑,表达了自己老当益壮的抗金斗志。言约义丰,深沉含蓄,收到了良好的艺术效果。
-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原文_《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译文翻译、注释注音_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赏析_古词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诗词赏析
-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原文、翻译及赏析_辛弃疾古诗词
-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原文及翻译_注释_赏析
-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原文及翻译_注释_赏析
-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词全文注释翻译赏析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爱国主义诗词
-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 中学生《怀古咏史类》古诗词鉴赏
-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原文_《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译文翻译、注释注音_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赏析_古词
-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赏析
- 中学生《西塞山怀古》古诗词鉴赏
- 南乡子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 中学生《念奴娇 赤壁怀古》古诗词鉴赏
-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原文、翻译及赏析_辛弃疾古诗词
-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诗词赏析
- 《祝英台近·北固亭》鉴赏
- 中学生《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古诗词鉴赏
- 北固怀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