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致《【中吕】山坡羊·【双调】折桂令》题解|注释|鉴赏
刘致《【中吕】山坡羊·【双调】折桂令》题解|注释|鉴赏
刘致
刘致(1258?—1335?),散曲作家,字时中,号逋斋,石州宁乡(今山西离石)人。《录鬼簿》尊其于“前辈名公高才重名者”之列,称其为“刘时中待制”。大德二年(1298)得姚燧举荐为湖南府宪吏,历官永州新判、河南行省掾、翰林待制、浙江行省都事等职。散曲今存小令74首,多为田园景色、朋友赠答之作。
【中吕】山坡羊
燕城述怀
云山有意①,轩裳无计②。被西风吹断功名泪,去来兮③,便休提。青山尽解招人醉,得失到头皆物理④。得,他命里⑤;失,咱命里。
【题解】
燕城在今河北省易县,此处应借指元京城大都(今北京)。泰定帝死后,争位斗争异常激烈。作者时离京南下,任浙江行省都事。目睹朝廷的腐败和相互倾轧,顾念自身前程未卜,宦海凶险,不禁忧从中来。本支曲子就是写功名无计、忧心忡忡的怅惘,同时也透露出归隐的念头。曲中“得”、“失”归为命里(运)的哀叹,实际表达的是对“吹断功名泪”的“西风”的怨恨,作者的忧愤是深广的。
【注释】
①云山——指隐逸之山。
②轩裳——官车和官服,喻指官位爵禄。
③去来兮——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语。来,语助词。
④物理——事物的常理,规律。
⑤命里——命运。
【双调】折桂令
渔
鳜鱼肥流水桃花①,山雨溪风,漠漠平沙②。蒻笠蓑衣③,笔床茶灶④,小作生涯⑤,樵青采芳洲蓼芽⑥,渔童薪别清浦蒹葭。小小渔艖⑦,泛宅浮家⑧,一舸鸱夷,万顷烟霞。
【题解】
刘致以“折桂令”曲牌写有《农》、《渔》、《樵》、《牧》一组散曲。本书选《渔》一首。曲中写理想化的渔夫生活,主要写其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小作生涯”,表达了作者对这种隐逸式的生活的羡慕。全曲写景画面绚丽鲜明,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受。
【注释】
①“鳜(guī)鱼”句——套用唐张志和《渔父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诗句。
②漠漠——云烟密布的样子。
③蒻(ruò)笠——嫩香蒲编织的斗笠。蓑衣,用草或棕制成的、披在身上的防雨用具。
④笔床茶灶——《新唐书·隐逸列传》载陆龟蒙“不喜与流俗交……升舟设蓬席,赍束书、茶灶、笔床、钓具往来……”后以“笔床茶灶”代指隐居生活。
⑤小作生涯——犹言小家生活。
⑥“樵青”二句——言奴婢辛勤劳作。樵青、渔童,唐张志和自亲亡,不复仕,自号烟波徒子。唐肃宗赐以奴婢各一,志和配为夫妇,号渔童樵青,后常以樵青、渔童为奴婢的通名。见唐颜真卿《颜鲁公文集》卷九《浪迹先生玄真子张志和碑》。芳洲,长满芳草的水中小块陆地。蓼(liǎo)芽,蓼的嫩芽。蓼,草本植物,品种多,生长于水边的一种叫水蓼,味苦辣。别浦,银河。因银河为牛郎、织女二星隔绝之地,故称。蒹葭,芦苇。
⑦艖(chā)——小船。
⑧“泛宅”三句——用春秋越国范蠡故事,表现隐逸生活。范蠡辅佐越王灭吴后,毅然辞官,乘舟泛海,以远祸避灾(事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又,范蠡离越至齐后,改名鸱(chī)夷子皮。元刘时中〔双调·水仙操〕中也有“得一舸鸱夷去,载苎罗山下女,便改姓陶朱”句。
- 鲜于必仁《【中吕】普天乐·【越调】寨儿令·【双调】折桂令·【双调】折桂令》题解|注释|鉴赏
- 虞集《【双调】折桂令》题解|注释|鉴赏
- 阿鲁威《【双调】折桂令》题解|注释|鉴赏
- 王举之《【双调】折桂令》题解|注释|鉴赏
- 庾天锡《【双调】折桂令》题解|注释|鉴赏
- 曹德《【双调】清江引·【双调】折桂令》题解|注释|鉴赏
- 周文质《【双调】折桂令·【正宫】叨叨令》题解|注释|鉴赏
- 刘庭信《【双调】折桂令·【双调】水仙子·【南吕】一枝花》题解|注释|鉴赏
- 倪瓒《【黄钟】人月圆·【越调】小桃红·【双调】折桂令》题解|注释|鉴赏
- 折桂令·樵·刘致
- 胡祗遹《【中吕】阳春曲·【双调】沉醉东风》题解|注释|鉴赏
- 元好问《【中吕】阳春曲·【双调】小圣乐》题解|注释|鉴赏
- 李致运《【中吕】红绣鞋·【中吕】朝天子》题解|注释|鉴赏
- 王和卿《【中吕】阳春曲·【仙吕】醉中天·【双调】拨不断》题解|注释|鉴赏
- 张可久《双调·折桂令·石塘道中》注释赏析
- 【双调】百字折桂令
- 查德卿《【仙吕】寄生草·【双调】蟾宫曲·【双调】蟾宫曲》题解|注释|鉴赏
- 杨朝英《【正宫】叨叨令·【双调】清江引·【双调】水仙子·【双调】水仙子》题解|注释|鉴赏
- 张鸣善《【中吕】普天乐·失宫调牌名·【双调】水仙子》题解|注释|鉴赏
- 刘秉忠《【南吕】干荷叶·【双调】蟾宫曲》题解|注释|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