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致运《【中吕】红绣鞋·【中吕】朝天子》题解|注释|鉴赏
李致运《【中吕】红绣鞋·【中吕】朝天子》题解|注释|鉴赏
李致运
李致远,元代曲家。生平不详。《太和正音谱》注云“江右人”。著有杂剧《还牢末》,今不存。散曲存世有小令〔越调·小桃红〕《新柳》等26首,套数〔南吕·一枝花〕《送人入道》等4首。《太和正音谱》称其词“如玉匣昆吾”,列入上品。
【中吕】红绣鞋
晚春
杨柳深深小院,夕阳淡淡啼鹃,巷陌东风卖饧天①。才社日停针线②,又寒食戏秋千③,一春幽恨远。
【题解】
这支曲子描写了寒食节前后的暮春景色。小院夕阳,杨柳啼鹃,街巷里传来小贩的叫卖声,妇女们放下手中的针线活,在秋千上尽情地游戏玩耍,这一切宛如一幅色彩清丽、生意盎然的民俗风情画。尾句流露出一丝惜春之愁。
【注释】
①卖饧(táng)天——古代寒食节有制饧、吃饧的风俗。饧,指饴糖。
②社日——古代祭祀土地和五谷神的节日,春秋各有一次,此指春社。停针线,唐宋时有女子社日停做针线活的习俗,称为忌做。
③寒食——节令名,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是寒食节,约在清明节前一、二日。戏秋千,打秋千,也是寒食节风俗。
【中吕】朝天子
秋夜吟
梵宫①,晚钟,落日蝉声送。半规凉月半帘风②,骚客情尤重③。何处楼台,笛声悲动④。二毛斑⑤,秋夜永,楚峰⑥,几重,遮不断相思梦。
【题解】
这首小曲是作者在秋夜里客居佛寺时所作。落日薄暮,悠悠晚钟和着寒蝉的啼鸣,初升的缺月伴着半帘凉风,一种孤独寂寞之感不禁袭上心头。小楼中传出的凄切笛声,更激发了骚客的离怀愁绪,感慨油然而生:岁月蹉跎,秋夜漫长,纵有重重山峰,也隔不断我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一片真情。小曲意境凄清,写相思愁绪含蓄蕴藉,抒情成分很浓。
【注释】
①梵宫——佛寺,此指诗人的寄宿之地。
②半规凉月——指半圆月,即月牙。规,圆形。
③骚客——骚人墨客,诗人自称。
④悲动——悲鸣。
⑤二毛斑——指花白头发。二毛,黑发白发。
⑥楚峰——指湖北境内的山峰。
- 中吕(其一)红绣鞋
- 贯云石《中吕·红绣鞋》注释赏析
- 李德载《【中吕】阳春曲》题解|注释|鉴赏
- 张可久《中吕·红绣鞋·西湖雨》注释赏析
- 赵显宏《【中吕】满庭芳·【中吕】满庭芳》题解|注释|鉴赏
- 刘致《【中吕】山坡羊·【双调】折桂令》题解|注释|鉴赏
- 姚燧《【中吕】满庭芳·【中吕】阳春曲·【中吕】醉高歌·【中吕】醉高歌·【越调】凭阑人》题解|注释|鉴赏
- 张可久《中吕·红绣鞋·天台瀑布寺》注释赏析
- 张可久《中吕·红绣鞋》(四首)注释赏析
- 【中吕】红绣鞋 阅世()拼音版、注音及读音
- 中吕.朝天子.志感
- 王和卿《【中吕】阳春曲·【仙吕】醉中天·【双调】拨不断》题解|注释|鉴赏
- 王实甫《【中吕】十二月过尧民歌》题解|注释|鉴赏
- 胡祗遹《【中吕】阳春曲·【双调】沉醉东风》题解|注释|鉴赏
- 元好问《【中吕】阳春曲·【双调】小圣乐》题解|注释|鉴赏
- 张可久《中吕·朝天子》(二首)注释赏析
- 【中吕】醉高歌过红绣鞋(顾德润)拼音版、注音及读音
- 吕本中《采桑子》原文、注释、译文、鉴赏
- 中吕·红绣鞋(二首):窗外雨声声不住,枕边泪点点长吁
- 【中吕】红绣鞋_鞋杯帮儿瘦(刘时中)拼音版、注音及读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