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诗词帮文学网,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 

梅尧臣的故事

作者:laoshi来源:诗词帮发表于:2022-10-21 23:05:27阅读:0

【生卒】:1002—1060

【介绍】:

字圣俞,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名宛陵,故世称宛陵先生。12岁随叔梅询学习,26岁以梅询的“门荫”,补太庙斋郎。不久,任桐城县主簿,调任河南县主簿。天圣九年(1031)任河阳县主簿。皇祐三年(公元1051年)赐同进士出身;改任太常博士。嘉祐二年(1057)欧阳修推举他为参详官,希望通过考试打击当时的浮艳晦涩文风。梅尧臣在阅卷中激赏苏轼的文章,向欧阳修推荐,取录为第二名。嘉祐五年(1060),梅尧臣为尚书都官员外郎,不久病逝。

梅尧臣在北宋诗坛颇有声誉,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中坚之一,与欧阳修、苏舜钦齐名,并称“梅欧”或“苏梅”。他反对当时形式艳丽的西昆体,主张继承风骚的优良传统,反映客观事物,应有兴寄含蓄寓意,并具形象化的特点。“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认为只有如此,才能创造出优美深远的意境,使诗歌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在创作实践上,也力求贯彻自己的主张,曾写出不少优秀诗篇,或悲叹人民的苦难生活,或揭露官吏的横暴凶残,或谴责统治者的昏庸无能,较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寓意深远,形象鲜明,语言质朴流畅,确能体现出他所倡导的平淡微婉的艺术风格。一些写景抒情之作,也都明快清新,令人喜爱。

梅尧臣的赋今存19篇,大都是托物寄意的讽世之作。如《述酿赋》、《南有嘉茗赋》、《凌霄花赋》、《矮子石榴赋》等,或慨叹世俗的浇薄,或讥刺世俗的奢侈,或警戒那些骤居高位的人。《红鹦鹉》、《鱼琴》、《击瓯》、《麈尾》、《鸠》等虽着重于抒发个人的感慨,亦有以讽世。其余如《风异》、《鬼火》的反对鬼神迷信,《问牛喘》的抨击宰相不关心农事,也是有感而发。在北宋的赋作者中,写了这样多反映社会问题的作品,除他之外,没有第二个。且梅赋在艺术上也有突出特点,即剪去枝蔓,自出机杼,不为空言,又诙谐有趣。所以,在宋赋中,梅尧臣的赋是独树一帜的。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Copyright © 2012-2025 诗词帮文学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5155614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