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诗词帮文学网,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 

聊斋志异小棺文言文翻译

作者:laoshi来源:诗词帮发表于:2022-10-28 23:51:13阅读:0

文言文

天津有舟人某,夜梦一人教之曰:“明日有载竹筒赁舟者,索之千金;不然,勿渡也。”某醒不信。既寐复梦,且书“、、”三字于壁,嘱云:“倘渠吝价,当即书此示之。”某异之。但不识其字,亦不解何意。次日留心行旅;日向西,果有一人驱骡载笥来,问舟。某如梦索价,其人笑之。反复良久,某牵其手,以指书前字。其人大愕,即刻而灭。搜其装载,则小棺数万余,每具仅长指许,各贮滴血而已。某以三字传示遐迩,并无知者。未几吴逆叛谋既露,党羽尽诛,陈尸几如棺数焉。徐白山说。

翻译

天津有个船夫,一天夜里,梦见一个人来跟他说:“明天,有个人来租船载运竹筒,一定要向他索要一千两银子;如他不出这个价,就不给他运。”船夫醒来,不相信这回事。刚睡下,那个人又来对他说了一遍,并且还在墙上写下“ ”三个字,嘱咐说:“倘若那人舍不得出钱,你马上写这三个字给他看。”船夫醒来,越发感到奇怪。但他不认识这三个字,也不明白是什么意思。第二天,船夫留心过路的旅客。太阳快落山时,果然有个人赶着骡子,装载着竹筒,来向他租船。问到租价时,船夫照梦中的价要。那人笑他要价太高。两人争执了很长时间,船夫便抓过那人的手,用手指写了那三个字。那人见了,非常惊讶,转眼就不见了。船夫查看装载的货物,原来是几万只小棺材,每只比手指头大一点,里面都装有几滴血。船夫把那三个字让远近的人看,没有一个认识的。事过不久,吴三桂叛逆的密谋暴露了,党羽全部被杀,被杀的人数和小棺数几乎一样。这件事是徐白山说的。

注释

[1]竹笥:竹制方形盛器。

[2]吴逆:指吴三桂。见《男生子》“吴藩”注。逆,叛逆。吴三桂于清 康熙十一年(1672)举兵反清,事详《清史稿》本传。

作者简介

蒲松龄(1640~1715 年),清代杰出的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山东淄博市)人。蒲松龄一生热衷功名,醉心科举,但他除了十九岁时应童子试曾连续考中县、府、道三个第一,补博士弟子员外,以后屡受挫折,一直郁郁不得志。他一面教书,一面应考了四十年,到七十一岁时才援例出贡,补了个岁贡生,四年后便死去了。一生中的坎坷遭遇使蒲松龄对当时政治的黑暗和科举的弊端有了一定的认识。生活的贫困使他对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和体会。因此,他以自己的切身感受写了不少著作,今存除《聊斋志异》外,还有《聊斋文集》和《诗集》等。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Copyright © 2012-2025 诗词帮文学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5155614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