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诗句】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出处】唐·杜甫《日暮》。
【意思】
夕阳的余辉映满了偏僻的山村,一群群 牛羊早已从田野归来。村落中人们各自回家,户户深闭柴门。诗句令人 想象到户内人们合家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的情景,这怎能不触动羁旅异乡 的诗人的愁绪呢?诗句出语自然,巧遣白描技巧,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 无限的思乡之情。
(这里的山川) 在月明风清的夜晚非常漂 亮动人,(只可惜) 它不是我的故乡啊! 后用来赞美山川的美丽动 人。
【全诗】
《日暮》
.[唐].杜甫.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
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
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繁。
【鉴赏】
这是大历二年(767)秋,杜甫离开成都后第二年流寓夔州(现重庆市奉节)时所作。从这一年到诗人去世只不过五年时间,一直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总想回到自己的故乡,可最终未能如愿而抱恨终生。
首联二句破题,笼起“非故园”。“牛羊下来久”堪称奇句。“久”是关键字,日暮时去山坡吃草的牛羊早已回来了,村里人家也都各闭家门。一个“久”字便把千家欢乐一人愁的意境刻画出来了,夜深人静是最想家的时候,这就是一人愁的原因。
颔联“人人能言,人人不能言” (《唐诗品汇》),其意极悲而又不着色相。清秋之夜,风儿轻吹,月儿皎洁,一派如诗如画的乡村月夜图,可惜景色再美都不是自己的故乡,诗人寄身离乱兵戈之中,感时伤物,自然悲伤系之。平易的语言透出诗人当时强烈的思乡之情,然而故乡遥远,归家无期,诗中下一个“自”字,便把“其寄身离乱感时伤事之情,掬出纸上” (《一瓢诗话》),淡而隽永,游子不堪多读。综观前两联,“语闲气和,中藏悲感,客中清宵”(《唐诗归》),读之不觉低徊。
颈联作倒装句、流水对,一切寂寞之景都从第二句生出,夜深人静,诗人仍在屋外沉吟,这一联是诗人有意把词序颠倒。倒换的目的在于把重心放在“石泉”、“草露”上,一看一读就会有一种清冷、宁洁、精致的感觉,使“流暗壁”、“滴秋根”的意境更深远,韵味更悠扬,也使诗人的思乡之情达到一个出神入化的境地。“滴”字十分传神。
尾联意在济时而伤于头白,反怪花烬之繁,所以显得更加悲愁。全诗首联“暮”之候;颔联诗之骨;颈联申“自清夜”;尾联申“非故园”,自嫌头白不归,反嗔灯烬相照。
不能回乡的不是杜甫一人,衰老的也不仅诗人自己,而是对整个社会衰落的惋惜,具有很深刻的现实意义。
- 江山风月福人歌自寿
-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 江山非久适,命数未终奇。
- 江山婺女分,风月隐侯诗。
- 江山婺女分,风月隐侯诗。
- 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意思翻译、赏析
- 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意思翻译、赏析
-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意思翻译、赏析
-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意思翻译、赏析
- "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全诗赏析
- “风吹草低见牛羊”全诗的意思及翻译赏析
-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全诗赏析
-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全诗意思及赏析
-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意思翻译及赏析
-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