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霜帝国那么强大,为什么不打蜀汉灭三国?
说到三国时期其实大家都知道的,那就是内斗不断,几乎感觉是天天在打架了,所以其实如果真的有外族入侵的话,那也是抵挡不住的,刚好在三国时期有这样一只很强大的帝国,那就是贵霜帝国,这个帝国的实力其实真的是超群的,那么有的人要问了,为什么当时不选择攻打蜀汉,之后再灭三国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吧!
“我生君亦生,君老我亦老”,大月氏人之所以在我们的国内史上留下的都是屈辱印记,是因为当时身边有两大强敌——西汉和匈奴。
大月氏人在公元前2世纪之前生活在现在的甘肃河西走廊一带,在和西汉彼此走进视野之前,他们也曾声势强大,一度是匈奴的苦主,后来匈奴冒顿单于兴起,打败了大月氏,大月氏被迫迁徙,从甘肃一路到了哈密,之后叠遭一代代匈奴单于打击,再搬迁到准噶尔盆地、再到伊犁河谷。
到了张骞通西域之时,大月氏跑得太快,已经到了阿姆河流域,以至于张骞发出的联合对抗匈奴的邀请都不愿意接了,即便是老国王的头骨被匈奴人做成酒器的仇都懒得报了。
匈奴人的劫难是躲过去了,之前的江湖恩怨情仇却没有了断,曾被他们征服的乌孙人一路追杀,大月氏人继续跑路。
跑路是跑路,江湖儿女一定会继续制造新的恩怨情仇,游牧民族的生存史无非就是征服与被征服,大月氏人征服了大夏。
大夏位于阿富汗北部,又称“中亚希腊王国”,是一个古希腊人建立的奴隶制国家,民族是塞种人,被大月氏人征服后,被拆分为五部,叫做休密、双靡、贵霜、肸顿、都密。
题目中的贵霜帝国就是在贵霜部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他们统一了各部,推翻了大月氏人,建立了贵霜帝国,在全盛时期,他们西起伊朗东境,东至恒河中游,北起锡尔河、葱岭、南至纳巴达河的广大疆域的帝国。他们拥有五百多万国民,二十多万士兵,西面的安息和南面的印度在他们面前都瑟瑟发抖,这段时期是公元一世纪。
别看他们其实是塞种人,但也不知道翻译出错还是怎么回事,他们成功使汉朝统治者以为他们就是大月氏人的政权,曾经有过交情。这时候的汉朝已经换成了东汉,匈奴人仍然是汉朝的死敌,搞统战的人换成了班超。
班超这煞神没有张骞那般友好,最信奉的是以夷制夷思想,贵霜人找到他进献狮子、珍宝,求娶汉朝公主,班超拒绝了。贵霜人很没面子,发兵七万,来攻班超。
班超人少,采用坚固防守,屡出奇兵斩杀贵霜人去借粮草搬救兵的小分队,贵霜军队劳师远征,粮草不济,只好谢罪求和,之后与汉朝就是长期和平局面。
到了东汉后期,东汉固然风雨飘摇,贵霜王国也奄奄一息,曾经控制的康居、大宛、呼罗珊、花拉子模纷纷脱离统治,西边崛起的萨珊王朝又虎狼窥视,印度的大部分地盘也被笈多帝国抢去。
到了三国时期,没落的贵霜王国还曾与曹魏结好,这时候的贵霜王国,自顾犹有不暇,巴结曹魏都来不及,又如何挥师西域,去面对祖先曾经面对的一个个苦主,然后突破河西走廊?再决定是东讨曹魏,还是南征蜀汉?这无异于天方夜谭。
就当一个个苦主都不存在,不远万里劳师远征的贵霜人出现在河西走廊的尽头时,不管是曹魏还是蜀汉,会不会有一种被“千里送人头”的欣喜。要知道,三国可都是实打实的“内战外行、外战内行”。
连最没有进取心的孙吴都敢开发台湾,进占越南;蜀汉平定南诏,与少数民族政权打仗最有经验;曹魏对北方的乌桓、鲜卑、高句丽毫不手软,对西域的统治也基本延续了东汉的局面。
这三个大魔头,不说他们有没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觉悟,就问贵霜遇到谁谁不开心笑纳?
- 东吴比蜀汉强大,陆逊为什么没有北伐
- 魏国为什么先灭蜀汉,而不是东吴?
- 刘邦为什么能够战胜实力强大的项羽
- 三国皇帝列表,三国曹魏、蜀汉、东吴皇帝列表
- 三国历史上,为什么魏国先灭蜀国而不是吴国?
- 揭秘宋朝为什么有那么多黑店
- 汉中之战,王平为什么要归降蜀汉
- 姜维本是曹魏降将,为什么能独揽蜀汉的军权?
- 明知蜀汉国力不强,为什么诸葛亮还要北伐
- 袁术称帝国号是什么 袁术为什么能称帝
- 为什么诸葛亮死后,曹叡会变得那么颓废
- 诸葛亮北伐的时候,东吴为什么不配合蜀汉
- 刘璋实力远比刘备强大,为什么最后还是被刘备打败了?
- 三国谁的谋士阵营最强大?各个谋士集团差距有多大?
- 孔雀帝国
- 曹操手下那么多武将,为什么只敬重夏侯惇?
- 如果刘备没有伐吴蜀汉能称霸三国么?刘备伐吴改变三国走势
- 为什么说曹魏爱人妻,东吴控萝莉,蜀汉全是基?
- 重读三国,蜀汉为何在两个月内就亡国?
- 《鲁肃为什么窝囊》三国人物品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