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究竟是信任诸葛亮,还是一直提防诸葛亮?
刘备死后,由刘禅继位。不过刘禅的外号大家都懂,叫“扶不起的阿斗”,似乎蜀汉在他的带领下,已经没有任何希望了。刘备可能也明白刘禅不是什么大才,所以在白帝城托孤之时,才会对诸葛亮说出那一番推心置腹的话语。很多人觉得刘备说“君可自取”是在试探诸葛亮,这就有点太小看刘备和诸葛亮之间的情谊了,其实刘备在当下的真实感情,更多透露出来的是一种无奈。刘备建立蜀汉的目的就是为了延续汉朝血脉,诸葛亮根本就不姓“刘”,所以他于情于理都不可能取代刘禅的位置,如果他敢擅自称帝那诸葛亮就成了叛国的人了。其实刘备和诸葛亮都明白这个道理,但又苦于刘禅实在没有一统全国的才能,所以才表露出了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情绪。但这种情绪对于刘禅来说,可能再次打击到了他的自尊心。
刘禅听到刘备托孤时说的话,他会怎么想呢?既然父皇都说出“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这样的话,那刘禅应该也明白在刘备心里究竟谁的分量更重了。所以此后就算蜀汉真正的掌权人是诸葛亮,对于刘禅来说也无所谓了,因为这也是刘备的意思。不过刘禅真就对诸葛亮这么放心吗?恐怕也不是这样的。刘禅应该是十分恐惧诸葛亮才对,刘禅并不知道刘备遗言的真正含义,所以他必须提防诸葛亮以免真的被逼宫。
所以刘禅也在培养自己的亲信,其中黄皓就是刘禅身边最重要的一员。只不过刘禅眼光太差,还是选中了一位小人,为此后蜀汉的安危埋下了一颗隐患的种子。其实诸葛亮根本就没有任何要取代刘禅的意思,但刘禅有防备之心也能理解,他们二人就算有猜忌也能和平相处下去。坏就坏在诸葛亮去世以后,刘禅马上在黄皓的提议下废除了丞相之位。
其实刘禅的这个举动已经暴露了他此前对诸葛亮的担心,他不想以后又冒出第二个诸葛亮,所以要想办法把权力握在自己手上。到了这时,蜀汉的结局基本上就已经被决定好了,《出师表》中有很多诸葛亮对刘禅的告诫,可惜刘禅只会空背,理解不了其中的意思。等黄皓总览朝政,开始操弄权威后,蜀汉的灭亡便已进入倒计时。
所以说,刘禅和诸葛亮之间的关系,在刘备不在以后发生了细微的变化。诸葛亮也没办法重新获得刘禅100%的信任了,其实诸葛亮此后做了很多能让刘禅放心的事,只是刘禅实在不争气,非但没有自强起来更是一点想要继承刘备遗志的样子都没有。
- 诸葛亮死后刘禅禁止奔丧,是因为恨诸葛亮吗?
- 看了诸葛亮遗产的刘禅为什么会气得直拍桌子?诸葛亮会贪污吗?
- 刘备死后,为什么诸葛亮一直不攻打东吴?
- 诸葛亮
- 诸葛亮死后刘禅查他的遗产,为什么会生气
- 刘禅智商不高,为什么诸葛亮死后还能支撑三十年
- 刘备死后暴露诸葛亮软肋 发动北伐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蜀汉?
- 诸葛亮六出祁山,诸葛亮二上《出师表》
- 如何证明诸葛亮就是汉献帝?诸葛亮真的是汉献帝吗?
- 诸葛亮声望比刘备高,为什么拥立刘备不拥立诸葛亮?
- 诸葛亮,可圈点的人物
- 诸葛亮北伐注定失败?如果能给诸葛亮多几年时间呢?
- 诸葛亮《出师表》阅读答案
- 诸葛亮《诫子书》译文及赏析
- 苏轼《诸葛亮论》原文及翻译
- 《诸葛亮传略》文言文翻译
- 事后诸葛亮成语组词
- 《诫外生书·诸葛亮》全文赏析
- 《诫子书·诸葛亮》全文|译文|赏析
- 《出师表·诸葛亮》全文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