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死后暴露诸葛亮软肋 发动北伐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蜀汉?
诸葛亮应该算是三国时代最出名的人物,有时候甚至不需要加上“之一”。毕竟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就是绝对的男主,蜀汉能成为三足鼎立的其中一员,诸葛亮似乎成了头等功臣,如果没有诸葛亮或许刘备早就放弃自己的事业和理想了。不过正史中的诸葛亮并没有那么多神奇的故事,虽然他还是一位厉害的政治家,但他同样具有软肋,特别是在刘备去世以后,我们也能更加清晰的看出诸葛亮能力究竟如何。诸葛亮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还有刘备想要匡扶汉室的理想,所以决定起兵北伐。只是北伐的战绩并不理想,几乎就没拿下几场胜仗,夷陵之战后蜀国国力已经遭受重创,但诸葛亮依然决定北伐,这种忠心的做法对于整个蜀汉来说,真的是好事么?
其实带兵征战的确不是诸葛亮的强项,他擅长的还是处理内政。起码有诸葛亮坐镇,朝廷还不至于出现分裂的情况,等诸葛亮不在,刘禅又宠信宦官黄皓,导致朝内分成多个阵营,这对于蜀汉来说才叫致命打击。虽然诸葛亮告诫刘禅要“亲贤臣,远小人”,但刘禅明显没这个悟性,诸葛亮也没能及时洞察出黄皓的野心,毕竟北伐的事已经够头疼了。
诸葛亮只是凡人一位,并没有未卜先知的能力。其实在演义中诸葛亮因为魏延有反骨,认定他此后必会造反,就让杨仪看情况除掉魏延。其实魏延根本不是什么叛臣,诸葛亮这样的做法也没显得多么高明,反而有些愚昧。刘备不在后,整个光复蜀汉的压力都压在了诸葛亮身上,所以他也没办法。北伐一方面是给刘备一个交代,一方面也是对自己的一种解脱。
诸葛亮原本没必要如此大动干戈,只要好好辅佐刘禅即可。不过刘备和刘禅能力相差甚远,诸葛亮也是心知肚明,就算他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刘禅身上,可能最后也得不到什么回报。蜀汉元气大伤,或许需要花费数十年时间才能再度崛起,但曹魏和东吴也不是傻子,如果有灭蜀的把握曹魏绝不会错过。所以北伐在一定程度上能让诸葛亮拿回一些主动权,如果等敌人进攻就只有被动防守的份了。
所以诸葛亮在刘备去世后的一切作为,不能简单的认为全是为了自己,其实他有想到蜀汉的未来。
- 明知蜀汉国力不强,为什么诸葛亮还要北伐
- 诸葛亮北伐的时候,东吴为什么不配合蜀汉
- 为什么诸葛亮死后十九年,姜维才开始北伐
- 刘备死后,为什么诸葛亮一直不攻打东吴?
- 刘备死后,孙夫人真的投江了吗?
- 曹操死后,刘备为什么还要派人吊祭
- 东吴比蜀汉强大,陆逊为什么没有北伐
- 诸葛亮声望比刘备高,为什么拥立刘备不拥立诸葛亮?
- 刘备为了安慰张飞说了一句什么话?
- 诸葛亮死后刘禅禁止奔丧,是因为恨诸葛亮吗?
- 关羽死后,为什么刘备杀刘封不杀马超?
- 刘璋实力远比刘备强大,为什么最后还是被刘备打败了?
- 诸葛亮北伐注定失败?如果能给诸葛亮多几年时间呢?
- 关羽死后刘备追责,怎么只杀刘封不杀马超?
- 如果诸葛亮北伐成功,他会不会对东吴下手
- 为什么诸葛亮死后,曹叡会变得那么颓废
- 暴露无遗
- 刘禅究竟是信任诸葛亮,还是一直提防诸葛亮?
- 包公为什么喜欢吃白巧克力? 为了不咬到自己的手指
- 国士还是国贼:张居正死后为何遭万历皇帝清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