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潜酷似卧龙豪,万古浔阳松菊高"全诗赏析
莫信诗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骚。
mò xìn shī rén jìng píng dàn ,èr fèn liáng fǔ yī fèn sāo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注释
注释:
陶潜:即陶渊明。卧龙:指诸葛亮。该句末尾作者小注云:"语意本辛弃疾。"辛弃疾词《贺新郎·把酒长亭说》:"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
浔阳:今江西九江。陶潜是浔阳柴桑人。这里代指陶潜。
松菊:陶潜性喜松菊,有很多咏松菊的诗,这里喻指陶潜的孤高性格。
梁甫:即《梁甫吟》,古乐府曲名。《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甫吟。"
骚:指屈原的《离骚》。这里是说陶潜兼具诸葛亮与屈原的关心现实和对现实愤郁不平的思想感情。
赏析
这是一首咏怀诗,诗人深情赞颂了陶渊明的人品和诗风。
东晋诗人陶渊明,年轻时曾有“大济苍生”的壮志豪情,终因对当时黑暗腐败的政治不满,不愿与士族社会同流合污而弃官归隐。他在后来的乡间农耕生活中,写了不少描绘田园风光,赞美淳朴生活的诗作,这些作品同时也流露出对黑暗现实的愤激之情。龚自珍的这首诗,则是从自身的境遇出发,突出陶渊明愤世疾俗的一面,借此来抒发自己思想上的共鸣。
“陶潜酷似卧龙豪”,从诗的第一句中就可以看出,诗人对陶渊明的赞颂是从一个较高的基准开始的。他以东汉末年隐居隆中,人称卧龙先生的诸葛亮这一伟大人物为陶渊明的形象作注解,突出地褒奖了陶的伟大。诗人一定认为:陶渊明不仅性情豪放,也具有如孔明般的雄才大略,是一位真豪杰。诗人的这一见解,其实也是有来历的,南宋词人辛弃疾《贺新郎·把酒长亭说》词中就有“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的说法。诗人将它移入自己的诗中,既有出典,又合己意,显得十分妥贴。在陶渊明的田园诗中,松树、菊花是常见的吟咏题材。因此,诗人在第二句中写道:“万古浔阳松菊高”,称颂陶渊明的品格就像松、菊那样的高尚与纯洁,并且万古流芳。
如果说以上两句诗人所作的是一般意义上的歌颂,三、四两句则对陶渊明作了较深刻的议论。据史书记载,诸葛亮在出山之前,曾亲身从事田间耕作,喜欢唱唱古乐府曲《梁甫吟》,胸怀大志等待施展。战国时期的大诗人屈原,把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世俗的郁愤,融入了不朽的《离骚》之中。最后两句诗人说道:“莫信诗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骚》。”诗人在陶渊明的那些田园诗章中,读出了奥妙,理解了陶渊明的真正思想。他提醒说:不要以为陶渊明的内心深处真的就像他的诗作那样的平静恬淡,其实他的诗中蕴含着诸葛亮那样的豪情壮志,屈原那样的郁悒忧愤;有形的躯体虽然消极地遁迹了,但无形的思想却依然是积极地“入世”的。这两句诗,完全显明了诗人以陶渊明来作自喻,表达自己当时心境的那样一种无奈而又不平静的思想状态。
- "梅定妒,菊应羞"全诗赏析
-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全诗赏析
-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全诗赏析
-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全诗赏析
- "龙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全诗赏析
-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全诗赏析
-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全诗赏析
- 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
-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全诗赏析
- "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全诗赏析
- "金风飘菊蕊,玉露泫萸枝"全诗赏析
- "沙岸菊开花,霜枝果垂实"全诗赏析
- "临行挽衫袖,更尝折残菊"全诗赏析
-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全诗赏析
- "曲终人醉多似浔阳江上泪"全诗赏析
-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全诗赏析
- "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全诗赏析
- "东风力,快将云雁高送"全诗赏析
- "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全诗赏析
- "微阳下乔木,远色隐秋山"全诗赏析
-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上蔡苍鹰何足道?”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虽有狡害之民,无离上之心,则不轨之臣无以饰其智,而暴乱之奸弭矣。”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相思休问定何如。”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共矜然诺心,各负纵横志。”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