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阴初月薄,江静晚烟浓"全诗赏析
竹阴初月薄,江静晚烟浓。
湿觜衔泥燕,香须采蕊蜂。
独怜无限思,吟罢亚枝松。
zhú yīn chū yuè báo ,jiāng jìng wǎn yān nóng 。
shī zī xián ní yàn ,xiāng xū cǎi ruǐ fēng 。
dú lián wú xiàn sī ,yín bà yà zhī sōng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黄莺的啼声惊扰了诗人的美梦,醒来之后眼泪冲淡了昨晚刚化的淡妆。
夜晚时分,竹林熙熙,月亮也显得那么的渺小。江边是那么寂静,夜晚的烟雾也显得格外浓重。
门外的燕子衔着泥土筑巢,蜜蜂在采花培养着蜂蜜。
只有诗人一个人无限愁思,一个人低语压低了枝松。
注释
轻妆:淡妆。
薄:即淡薄之意。
烟:指雾气。觜:即嘴。
蕊:即花蕊。
亚:通“压”,枝松呈低垂状态。
参考资料:
苏者聪.女才子诗词一百首: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09:第82页
赏析
首联描写诗人自己熟睡之时,被莺语惊醒,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由悲转喜。好不容易才化的妆被眼泪淋花,泪眼朦胧,体现出了诗人的孤单之感。
颔联描写了月夜的景色,幽暗宁静。刚到夜晚,月色还不是那么的淡泊。傍晚时分,江边寂静,烟雾缭绕,从这些悲凉的景色中可以看出诗人的孤单与寂寞。
颈联以燕子筑巢蜜蜂采花当做比喻,象征团聚依恋。和诗人的孤单一人形成鲜明的对比,意味十足。
尾联又通过描写自己依旧孤独相思,其深情可以压倒松枝。语言浅近自然,风格柔婉清丽。“亚”字通“压”,简单的动词描写出诗人的孤单与寂寞。从身边的细小景色渲染出诗人的心境,韵味十足。
全诗从内到外,运用对比的手法,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当时凄凉的心境。通过对环境的仔细刻画,充分地体现了诗人的孤独与无助。诗人通对景物的细腻描写,正是为了将心曲微妙地抒发出来,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妙境。诗人用词细腻,描写景物标准,完美的将自己内心情感抒发出来,更能体现出诗人当时的孤独心境,风格柔婉,韵味足够。
创作背景
暮春时期,诗人独自一人生活,在一个将晓未晓的凌晨被黄莺的鸣声惊醒,于是起床走出房间,看到窗外的景色,诗人感觉心情压抑,想起了一些事情,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 "竹疏虚槛静,松密醮坛阴"全诗赏析
- "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全诗赏析
- "奈南墙冷落,竹烟槐雨"全诗赏析
- "雨晴烟晚绿水新池满"全诗赏析
-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全诗赏析
- "江水漾西风,江花脱晚红"全诗赏析
- "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全诗赏析
- "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全诗赏析
- "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全诗赏析
-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全诗赏析
- "儿女此情同往事朦胧湘娥竹上泪痕浓"全诗赏析
- "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全诗赏析
- "野渡舟横,杨柳绿阴浓"全诗赏析
- "悄无人、桐阴转午,晚凉新浴"全诗赏析
- "薄晚西风吹雨到明朝又是伤流潦"全诗赏析
- "紫菊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全诗赏析
-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全诗赏析
- "草木行列,烟消日出"全诗赏析
-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全诗赏析
- "采菱人语隔秋烟,波静如横练"全诗赏析
-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上蔡苍鹰何足道?”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虽有狡害之民,无离上之心,则不轨之臣无以饰其智,而暴乱之奸弭矣。”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相思休问定何如。”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共矜然诺心,各负纵横志。”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