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全诗赏析
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huà táng nán pàn jiàn ,yī xiàng wēi rén chàn 。nú wéi chū lái nán ,jiāo jun1 zì yì lián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创作背景
此词当是李煜描写自己与小周后幽会之情景,创作于公元964年(北宋乾德二年)前后。
小周后为昭惠后之胞妹,昭惠后名娥皇而小周后名女英,她们的命运与舜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也颇有相似之处。
公元954年(后周显德元年),李煜十八岁,纳昭惠,是谓大周后。十年后,大周后病重,一日,见小周后在宫中,“惊曰:‘汝何日来?’小周后尚幼,未知嫌疑,对曰‘既数日矣。’后恚怒,至死,面不外向。”(陆游《南唐书·昭惠传》)
公元967年(北宋乾德五年),大周后死后三年,小周后被立为国后;马令《南唐书·昭惠后传》载,小周后“警敏有才思,神采端静”,“自昭惠殂,常在禁中。后主乐府词有‘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之类,多传于外。至纳后,乃成礼而已。”可见这首词所写是李煜与小周后婚前的一次幽会。
鉴赏
这首艳情词素以狎昵真切著称。
“花明月黯笼轻雾”,繁花盛开,鲜明秾艳,香雾空蒙,渲染了柔和、美丽、朦胧的氛围;“今宵好向郎边去”,一个“好”字点明这是幽会的最佳时刻。“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刬”音“产”,“刬袜”,以袜贴地。少女的轻盈步履,顾盼神情,跃然纸上。
下阕将少女的炽烈恋情推向高潮:在一番担惊受怕之后,美好的愿望终于实现,像迂回曲折的流泉,遇到开阔处,如瀑布般倾泻出来,“见”、“颤”、“难”、“恣意怜”,几个字将所有的感触直截了当地显现出来,情真景真,毫无伪饰。
李煜的这首词,极俚,极真,也极动人,用浅显的语言呈现出深远的意境,虽无意于感人,而能动人情思,达到了王国维所说“专作情语而绝妙”的境地。
《传史》记载:李煜与小周后在成婚前,就把这首词制成乐府,“艳其事”,任其外传;成婚之夜,韩熙载、许铉等写诗嘲讽他,有“四海未知春色至,今宵先入九重城”等句,他也满不在乎,“不之谴”。可见李煜对这次幽会是十分眷恋、无心掩饰的,坦率到了极点。而李煜和小周后婚后两情十分欢恰,情意深重,以至于李煜在汴梁城被宋太宗毒死之后,小周后竟殉情而死。
对于李煜其人其词,明代诗人陈继儒曾经发出过这样的感叹:“天何不使后主现文士身,而必委以天子,位不配才,殊为恨恨。”而李煜自然而率真的词风,确实似文士而有其感人之处,不同于一般帝王的矫饰之作。
- 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意思翻译、赏析
- 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意思翻译、赏析
-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全诗赏析
- "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全诗赏析
- "明朝且做莫思量,如何过得今宵去"全诗赏析
- "想今宵、也对新月,过轻寒、何处小桥"全诗赏析
- "枕上潜垂泪,花间暗断肠"全诗赏析
- "而今灯漫挂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全诗赏析
- "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全诗赏析
-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全诗赏析
-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全诗赏析
- "柳如眉,云似发,鲛绡雾縠笼香雪"全诗赏析
- "水际轻烟,沙边微雨荷花芳草垂杨渡"全诗赏析
- "塞花飘客泪,边柳挂乡愁"全诗赏析
- "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全诗赏析
-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全诗赏析
- "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全诗赏析
- "愁无限,消瘦尽,有谁知闲教玉笼鹦鹉念郎诗"全诗赏析
- "何处征帆木末去,有时野鸟沙边落"全诗赏析
-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全诗赏析
-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上蔡苍鹰何足道?”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虽有狡害之民,无离上之心,则不轨之臣无以饰其智,而暴乱之奸弭矣。”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相思休问定何如。”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共矜然诺心,各负纵横志。”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