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际轻烟,沙边微雨荷花芳草垂杨渡"全诗赏析
作者:laoshi来源:诗词帮发表于:2022-11-13 18:12:59阅读:0次
血染红笺,泪题锦句。西湖岂忆相思苦。只应幽梦解重来,梦中不识从何去。
xuè rǎn hóng jiān ,lèi tí jǐn jù 。xī hú qǐ yì xiàng sī kǔ 。zhī yīng yōu mèng jiě zhòng lái ,mèng zhōng bú shí cóng hé qù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赏析
词的起首三句,由远而近描绘了眼前景色。这样的写法基本上是排列名词,没有动词;让各种物象组成余味无穷的画面。并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幽闲情致。
“多情移徙忽成愁,依稀恰是西湖路”两句,如奇峰突起。境界骤变。词人方才的闲游似“云无心认出岫”,至此顿生枨触,优游之情马上化成一腔悲恨。
这一转变也是有条件的:其一是客观上“荷花芳草垂杨渡”这些景物具有与西湖相似的特征;其二是主观上词人有见过西湖的印象和怀念临安的思想。因此当他在闲游中睁开双眼时,面前仿佛呈现出西湖的迷蒙景色,胸中立即泛起一股难以抑制的愁情。
过片三句,是全篇感情的高潮。红笺以血染。锦句用泪题,全是伤心之语,可见愁恨之深。下面他不说自己日日夜夜在怀念故都临安,却以反诘的语气遥问西湖是否还记得相思之苦。词人正是通过这样的诘问表达了忆念故国之情。
结尾二句,前后呼应,感情又深入一层。前面说眼前景色恰是西湖,然又不是真正的西湖。可见西湖之遥远。并不纯粹由于地理上的间阻,同时也是由于政治上的限隔。那么怎样才能重到真正的西湖呢?词人唯有托诸梦境。
“只应幽梦解重来”是推想之辞,然亦反映了现实中重到西湖之不可能。接着“梦中不识从何去”一句,又推进一层,意谓西湖只有在梦中才能重到,可是即使到了梦中。他也不知从哪条路前去西湖。词人那种想见西湖,怕见西湖的矛盾心理,在现实生活中莫知所从的迷惘心情。十分含蓄地流露出来,给人以回味的余地。
猜你喜欢
- 水际轻烟,沙边微雨。荷花芳草垂杨渡。意思翻译、赏析
- 水际轻烟,沙边微雨。荷花芳草垂杨渡。意思翻译、赏析
- “水际轻烟,沙边微雨。荷花芳草垂杨渡。”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芳草平沙,斜阳远树,无情桃叶江头渡"全诗赏析
- "烟横水际,映带几点归鸦,东风销尽龙沙雪"全诗赏析
- "平沙芳草渡头村绿遍去年痕"全诗赏析
- "细草软沙溪路、马蹄轻"全诗赏析
- "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全诗赏析
- "芳草断烟南浦路,和别泪,看青山"全诗赏析
-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全诗赏析
- "何处征帆木末去,有时野鸟沙边落"全诗赏析
- "行人夜宿金陵渚,试听沙边有雁声"全诗赏析
-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全诗赏析
- "香消翠减,雨昏烟暗,芳草遍江南"全诗赏析
-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全诗赏析
- "自是荷花开较晚,孤负东风"全诗赏析
-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全诗赏析
- "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全诗赏析
- "草木行列,烟消日出"全诗赏析
-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全诗赏析
最新推荐
-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上蔡苍鹰何足道?”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虽有狡害之民,无离上之心,则不轨之臣无以饰其智,而暴乱之奸弭矣。”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相思休问定何如。”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共矜然诺心,各负纵横志。”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