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透疏木,走月逆行云"全诗赏析
流星透疏木,走月逆行云。(疏木 一作:疏水)
绝顶人来少,高松鹤不群。
一僧年八十,世事未曾闻。
liú xīng tòu shū mù ,zǒu yuè nì háng yún 。(shū mù yī zuò :shū shuǐ )
jué dǐng rén lái shǎo ,gāo sōng hè bú qún 。
yī sēng nián bā shí ,shì shì wèi céng wén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赏析
贾岛的《宿山寺》载于《全唐诗》卷五百七十三。全篇一山,一寺,一星,一水,一月,一云,一松,一鹤,一僧,来此一宿,不禁烦襟涤尽,皈依之念顿生。众岫之寒,流星之烁,林木之疏,走月之逆,片云之行,松巢之高,仙鹤之不群,老僧之混沌,契合一体,诗人的笔意,地僻境清,远离俗世,胸襟高洁,超群之致,随手拈来,流露于字里行间,实在令人叹而观止。
起笔从视觉形象写起:群峰高耸,山,无需多着墨,用一“寒”,其色自青,翠色浮空,透出一片寒意;而“耸”字极神,山高,峰极为挺拔。诗人投宿的寺院就坐落在群峰环绕的一座山峰的绝顶之上。作者用了水墨画的技法,勾画出山寺孤峙高寒的特点。
颔联始见奇笔,“流星透疏水”,星本不动,影落水中,水流而反似繁星流动,流淌中,繁星随水而逝,非是夜空中闪亮划过夜空之流星,空明澄净,引人入胜。最奇者,诗人竟把水分为疏和密,疏而能透,繁星倒影水中,厚密则显浊混,难以透莹光也。诗人之所以称为诗人,其感觉必异于常人的。月本不移,而片云飘移,云行而反似月走,且为两物相逆而行,诗人短短五字,尽也。观察之细致,构想之奇瑰,非一颗敏感之心性不能为之,令人拍案叫绝。这两句的妙处渲染出空山幽寂清玲的气氛,有力地衬托了山寺的凄冷荒寂。
五、六句从自然景观转人人事议论。“绝顶人来少”,是说山寺因在绝顶而人迹罕至,揭示了山寺的远离市尘。“高松鹤不群”,写独鹤单栖高松之上。鹤为仙禽,青霄遗举,不于鸡鸳为伍,本即离尘脱俗,益以古刹旁之高松,巢在其上,倍显其了无俗气,卓尔不群。松鹤在古典诗文中,常作为高洁与长寿的象征,现在看到松鹤,自然使人想到植松养鹤之人。这就为下面写寺中高僧作了铺垫。
尾联两句,写寺中只有一位八十岁高僧,虽然久经春秋,却双足未曾落于尘世,一直与世无争。读到这里,回头再看“绝顶人来少,高松鹤不群”二句,正是展现了具有象征意味的这位僧人的生活环境。推之全诗,可以看出,有此众岫环抱空寂之山,才有此绝顶孤峙之寺,有此绝顶孤峙之寺,才有此超然世外之僧;而身临其境,投宿其寺,亲见其僧者,唯有诗人一人而已。如是,诗人的襟怀意趣不言可知。这正是作者立意的高明之处。
- 流星透疏木,走月逆行云。意思翻译、赏析
- 流星透疏木,走月逆行云。意思翻译、赏析
- "流星飞玉弹,宝剑落秋霜"全诗赏析
-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全诗赏析
- "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买"全诗赏析
-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全诗赏析
- "古刹疏钟度,遥岚破月悬"全诗赏析
- "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全诗赏析
-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全诗赏析
- "淅淅西风淡淡烟,几点疏疏雨"全诗赏析
- "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全诗赏析
- "疏篱曲径田家小云树开清晓"全诗赏析
- "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全诗赏析
- "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全诗赏析
- "夜寒微透薄罗裳,无限思量"全诗赏析
-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全诗赏析
- "正护月云轻,嫩冰犹薄"全诗赏析
-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全诗赏析
- "云尽月如练,水凉风似秋"全诗赏析
-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全诗赏析
-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上蔡苍鹰何足道?”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虽有狡害之民,无离上之心,则不轨之臣无以饰其智,而暴乱之奸弭矣。”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相思休问定何如。”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共矜然诺心,各负纵横志。”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