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溪烟柳万丝垂,无因系得兰舟住"全诗赏析
雁过斜阳,草迷烟渚。如今已是愁无数。明朝且做莫思量,如何过得今宵去。
yàn guò xié yáng ,cǎo mí yān zhǔ 。rú jīn yǐ shì chóu wú shù 。míng cháo qiě zuò mò sī liàng ,rú hé guò dé jīn xiāo qù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译文及注释
译文离情缭乱似漫空漂浮的游丝,离人漂泊如随风飞舞的柳絮。离别时凝定了泪眼空自相觑。整条河溪烟雾弥漫杨柳树万丝千缕,却无法将那木兰舟维系。夕阳斜照下大雁向远方迁徙,烟雾覆盖了沙洲草树迷离。到如今离愁郁积,多得不可胜计。明天姑且不去思量他,可是今夜如何熬得过去?
注释①游丝:蜘蛛等昆虫所吐的飘荡在空中的丝。②阁:同“搁”。③空:空自,枉自。④觑:细看。指离别前两人眼中含泪空自对面相看。⑤无因:没有法子。⑦兰舟:木兰舟,船的美称。⑧渚:水中小洲。
简析
上片开头两句,连用两个比喻。“情似游丝”,喻情之牵惹:“人如飞絮”,喻人之飘泊也。两句写出与情人分别时的特定心境。游丝、飞絮,古代诗词中是常常联用的,一以喻情,一以喻人,使之构成一对内涵相关的意象,并借以不露痕迹地点出了季节,交代了情事,其比喻之新颖,笔墨之经济,都显示了作者的想象和创造的才能。
虽然如此,这两句毕竟还是属于总体上的概括、形容。所以接着便用一个特写镜头给予具体的细致的刻画——“泪珠阁定空相觑”。两双满含着泪珠的眼睛,一动不动地彼此相觑。句中的“空”字意味着两人的这种难舍、伤情,都是徒然无用的,无限惆怅、无限凄怆自然也就不言而喻了。
“一溪烟柳万丝垂,无因系得兰舟住”两句把“空”字写足、写实。一溪烟柳,千万条垂丝,却无法系转去的兰舟,所以前面才说“泪珠阁定空相觑”。一派天真,满腔痴情,把本不相涉的景与事勾联起来,传达出心底的怨艾之情和无可奈何之苦。借此,又将两人分别的地点巧妙地暗示出来了。这种即景生情的刻画抒写,怨柳丝未曾系住行舟,含蕴着居者徊徨凄恻的伤别意绪。
下片写离别之后心情。过片仍写居者行人走后的凄怆情怀。“雁过斜阳,草迷烟渚”,这是“兰舟”去后所见之景,正是为了引出、烘托“如今已是愁无数”。这里景物所起的作用与上文又略不相同了。上片写伤别,下片写愁思,其间又能留下一些让人想象、咀嚼的空白,可谓不断不粘、意绪相贯。
句中的“如今”,连系下文来看,即指眼前日落黄昏的时刻。黄昏时刻已经被无穷无尽的离愁所苦,主人公便就担心,今晚将怎样度过。词人并不迳把此意说出,而是先荡开说一句“明朝”,然后再说“今宵”:明朝如何过且莫思量,先思量如何过得今宵去。
“思量如何过”这五个字的意思实为两句中的“明朝”、“今宵”所共有,词笔巧妙地分属上下句,各有部分省略。上句所“思量”者是“如何过”,下句“如何过”即是所“思量”者,均可按寻而知。这种手法,诗论家谓之“互体”。
简评
- 一溪烟柳万丝垂,无因系得兰舟住。意思翻译、赏析
- 一溪烟柳万丝垂,无因系得兰舟住。意思翻译、赏析
- "门外垂杨岸侧,画桥谁系兰舟"全诗赏析
- "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全诗赏析
- "柳下系舟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全诗赏析
- 却系兰舟深处住。
- "丝槐烟柳长亭路,恨取次、分离去"全诗赏析
- "垂柳不萦裙带住漫长是、系行舟"全诗赏析
- "东风静、细柳垂金缕"全诗赏析
- "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全诗赏析
- "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全诗赏析
-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全诗赏析
- "两行疏柳,一丝残照,万点鸦栖"全诗赏析
-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全诗赏析
- "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全诗赏析
- "行多有病住无粮,万里还乡未到乡"全诗赏析
- "记得别伊时,桃花柳万丝"全诗赏析
-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全诗赏析
- "新烟禁柳,想如今、绿到西湖"全诗赏析
- "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全诗赏析
-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上蔡苍鹰何足道?”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虽有狡害之民,无离上之心,则不轨之臣无以饰其智,而暴乱之奸弭矣。”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相思休问定何如。”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共矜然诺心,各负纵横志。”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