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船捶鼓催君去高楼把酒留君住"全诗赏析
江潮容易得。只是人南北。今日此尊空。知君何日同。
jiāng cháo róng yì dé 。zhī shì rén nán běi 。jīn rì cǐ zūn kōng 。zhī jun1 hé rì tóng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赏析
这是一首惜别词。作者词中以一推一挽之情劝住对方的眼泪,这种抒写伤离恨别心绪的表现手法,与宋词中写离别时常见的缠绵悱恻、肝肠痛断、难舍难分的情状有所不同。
这首词从送别写起。捶鼓,犹言敲鼓,是开船的信号。船家已击鼓催行,而这一边却楼上把盏劝酒。“催”,见时间之难以再延。“留”,见送行人之殷勤留恋。一“催”一“留”,就把去和住的矛盾突出出来了,并且带动全篇。“去住若为情,即由首二句直接逼出,欲去不忍,欲住不能,何以为情?这一问见别离之极度苦人。”西江潮欲平“的好处于没有直接回答问题,而是由前面击鼓催客、高楼把酒的场面推出一个江潮涨平的辽阔场景。句中的”欲“字包含了一个时间推进过程,说明话别时间颇长,而江潮已渐渐涨满,到了船家趁潮水开航的时候了。
换头就江潮生发,潮水有信,定时起落,所以说“容易得”,然而它能送人去却未必会送人来。一旦南北分离,相见即无定期故云“今日此樽空,知君何日同!”结穴处一笔宕开,颇值得玩味。“此樽空”,遥承上片次句“把酒留君”,“樽空”见情不忍别,共拚一醉。但即使饮至樽空,故人终不可留,所以结尾则由叹见面之难,转思它日再会,发出“知君何日同”的感慨。
宋代曾季貍《艇斋诗话》评这首词“甚有思致”概因此词借江潮抒别情,不仅情景交融,同时还显出情景与意念活动相结合的特点。词“去住若为情”这样的思忖后,接以“江头潮欲平”,看上去是写景,实际上却把思索和情感活动带进了景物描写,那茫茫的江潮似乎融汇着词人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浩渺的情思。
下片“江潮容易得,只是人南北”仍不离眼前景象,而更侧重写意念,以传达人物的心境。结尾二句虽然表现为感慨,却又是循上文章活动继续发展的结果。所循的思路应该是:今日樽空而潮载君去,但未知潮水何日能复送君归来。依然是情景和思忖结合。词中以回环往复的语言节奏,来表现依依不舍、绵长深厚的“思致”。
- 画船捶鼓催君去。高楼把酒留君住。
- 画船捶鼓催君去。高楼把酒留君住。
- 画船捶鼓催君去。
- 高楼把酒留君住。
-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全诗赏析
- 菩萨蛮·画船捶鼓催君去原文、翻译及赏析_舒亶古诗词
- "君去沧江望澄碧,鲸鲵唐突留馀迹"全诗赏析
-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全诗赏析
- 《菩萨蛮·画船槌鼓催君去》鉴赏
- 《菩萨蛮·画船搥鼓催君去》鉴赏
-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全诗赏析
- "把酒祝东风,且莫恁、匆匆去"全诗赏析
- "风雨送人来,风雨留人住"全诗赏析
-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全诗赏析
- "怜君片云思,一棹去潇湘"全诗赏析
- "数亩荒园留我住,半瓶浊酒待君温"全诗赏析
-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全诗赏析
- "红桥路,正一派、画船萧鼓中流住"全诗赏析
- "掩妾泪,听君歌"全诗赏析
- "君马黄,我马白"全诗赏析
-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上蔡苍鹰何足道?”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虽有狡害之民,无离上之心,则不轨之臣无以饰其智,而暴乱之奸弭矣。”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相思休问定何如。”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共矜然诺心,各负纵横志。”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