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乎跃马扬玉鞭,灭没高蹄日千里"全诗赏析
作者:laoshi来源:诗词帮发表于:2022-11-12 07:41:52阅读:0次
龙伯驱风不敢上,百川喷雪高崔嵬。
二十三弦何太哀,请公勿渡立徘徊。
下有狂蛟锯为尾,裂帆截棹磨霜齿。
神椎凿石塞神潭,白马参覃赤尘起。
公乎跃马扬玉鞭,灭没高蹄日千里。
lóng bó qū fēng bú gǎn shàng ,bǎi chuān pēn xuě gāo cuī wéi 。
èr shí sān xián hé tài āi ,qǐng gōng wù dù lì pái huái 。
xià yǒu kuáng jiāo jù wéi wěi ,liè fān jié zhào mó shuāng chǐ 。
shén zhuī záo shí sāi shén tán ,bái mǎ cān tán chì chén qǐ 。
gōng hū yuè mǎ yáng yù biān ,miè méi gāo tí rì qiān lǐ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注释
鉴赏
《全唐诗》中,此诗题下注:一作“公无渡河”。据《乐府诗集》:“子高晨起刺船,有一白首狂夫,被发提壶,乱流而渡,其妻随而止之,不及,遂堕河而死。于是援箜篌而歌曰:‘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将奈公何?’声甚凄怆,曲终亦投河而死。”这首《公无渡河》歌的主题,乃是疯狂与死亡。在讲求中庸的中国文化里,如此明确的以疯狂与死亡为审美对像的,格外使人颤栗。波涛在前,命运已定,前进就是死亡,却依然蹈死而不顾。这种执著,缘自于强大到疯狂的人格力量,定要做无望之极的抗争。渡河,正是一个凝固了抗争的极致和死亡的瞬间的意象。不是每个人都会试图去探求和解读它,但是几乎每个读者都能直截感受到它的冲撞。唐代诗人中,李白、王建、李贺、温庭筠和王睿,都有以此题歌咏本事的作品。
温庭筠此诗前四句描述水势之浩大汹涌,中四句写弹箜篌者以哀声劝阻之语,后四句以浪漫色彩的写法推陈出新,在神力辅助之下渡河人终于如愿以偿。最可玩味者在后四句,个体力量到底渺小,弱势力量在强势力量面前应该相机而动,方可实现自身价值。
此诗在表达手法上可玩味的地方也多。温庭筠所用的手法和李白《公无渡河》诗是一样的,也就是由远景摄入,拉近到渡河一刻,然后及渡河之后事。温庭筠的描写不可谓不好,但是并不是高度个性化的。“请公勿渡”已经大大折损了语势,最后“公乎跃马扬玉鞭,灭没高蹄日千里”把惨痛死亡,消解为高蹈成仙,似乎想另开一层境界和遐想,却几乎把悲剧色彩全数抹煞。
猜你喜欢
- 公乎跃马扬玉鞭,灭没高蹄日千里。意思翻译、赏析
- 公乎跃马扬玉鞭,灭没高蹄日千里。意思翻译、赏析
-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全诗赏析
- "不成便没相逢日,重整钗鸾筝雁"全诗赏析
- "扬云霓之晻蔼兮,鸣玉鸾之啾啾"全诗赏析
-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全诗赏析
- "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全诗赏析
-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全诗赏析
- "年年跃马长安市客舍似家家似寄"全诗赏析
- "甚时跃马归来,认得迎门轻笑"全诗赏析
- "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全诗赏析
-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全诗赏析
- "东望鞭芙缥缈,寒光如注"全诗赏析
- "回鞭指长安,西日落秦关"全诗赏析
- "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全诗赏析
- "普天皆灭焰,匝地尽藏烟"全诗赏析
-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全诗赏析
-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全诗赏析
-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全诗赏析
- "前年伐月支,城上没全师"全诗赏析
最新推荐
-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上蔡苍鹰何足道?”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虽有狡害之民,无离上之心,则不轨之臣无以饰其智,而暴乱之奸弭矣。”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相思休问定何如。”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共矜然诺心,各负纵横志。”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