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老多忧百事忙,天寒日短更心伤"全诗赏析
数分红色上黄叶,一瞬曙光成夕阳。
春水别来应到海,小松生命合禁霜。
壶中若逐仙翁去,待看年华几许长。
shù fèn hóng sè shàng huáng yè ,yī shùn shǔ guāng chéng xī yáng 。
chūn shuǐ bié lái yīng dào hǎi ,xiǎo sōng shēng mìng hé jìn shuāng 。
hú zhōng ruò zhú xiān wēng qù ,dài kàn nián huá jǐ xǔ zhǎng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注释
赏析
这首诗题为《秋晚悲怀》,诗人把主题定得十分明显。自从宋玉在《九辩》中大抒悲秋情怀之后,感秋、悲秋就成为历来诗人常写的主题之一,这首诗也是借秋晚的景象,抒写诗人内心的悲感的。
起始两句“渐老多忧百事忙,天寒日短更心伤。”感叹时光易逝,壮志未酬。“渐老”则已是人生的秋天;“多忧”,可知世事并非平静;“百事忙”,可见劳生碌碌,生计维艰。但诗人伤怀者尚不止此,时已暮,天渐寒,日渐短,时序是不留情的,流逝的时光,不能够再回来了。“惟草木之零落兮,伤美人之迟暮!”作为一个有心的志士,诗人感到很悲伤。这两句是从悲秋之情着笔,先把心事和盘托出,以见情真。次两句写秋天的景色,但景中寓情,“数分红色上黄叶”,大自然原不过是点染秋色,诗人却体察到时事的易于变迁。“一瞬曙光成夕阳”,更使人深惜曙景不长,朝晖易成夕照。“数分”以显其渐变;“一瞬”,以明其短暂。秋晚降霜,黄叶染成了红色。日暮了,夕阳虽好,毕竟抵不上朝阳;“霜叶红于二月花”,虽然给人以另一种美的感受,但毕竟不及春花。诗人是多感的,他也懂得四时运行的规律,但面对现实,还是产生了淡淡的哀愁,因此这样的诗句,能引起很多人的同感。第五、六两句写诗人开拓心胸,从现实中力求振奋。诗人想到流去的春水,应有到海的时侯,它载去人们送别之情,祝愿它流进大海,汇成那雄波巨澜,在奔腾浩瀚、无边无际的海洋中,有它一份生命的力量。接着又想到山上的青松,青松的生命,是耐得住风霜的,在风欺霜打之后,依然虬枝奋昂,老干撑天,丝毫不带有畏怯的样子。前句以“应到海”表示推测,是写他人;后句以“合经霜”表示理所当然,是写诗人自己。前句于吟想中见柔情,是对他人的怀思;后句于激奋中见劲节,是诗人对自己的策励。但诗人此时并未得到完全的超脱,丝丝缕缕的秋怀,仍然使他有“岁月将零”的伤感。在诗的结尾中,诗人说:“壶中若逐仙翁去,待看年华几许长。”借用道书中壶公的故事,诗人说,如果能追随着壶中的仙翁,也许能知道人间日月的长短,而不致有岁月蹉跎、华年难再的感慨。
全诗以悲怀起兴,以自求振拔结束;中间两联,对仗自然,语言清新洒落,可见诗人风格的一斑。诗中所表达的情意,对当时怀才未遇的志士来说,有普遍的意义。
- 渐老多忧百事忙,天寒日短更心伤。意思翻译、赏析
- 渐老多忧百事忙,天寒日短更心伤。意思翻译、赏析
- "忙日苦多闲日少,新愁常续旧愁生"全诗赏析
-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全诗赏析
- "桃李风前多妩媚,杨柳更温柔"全诗赏析
-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全诗赏析
- "渐老念乡国,先归独羡君"全诗赏析
- "要问相思,天涯犹自短"全诗赏析
- "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全诗赏析
- "林下春晴风渐和,高崖残雪已无多"全诗赏析
- "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全诗赏析
- "斜日更穿帘幕,微凉渐入梧桐"全诗赏析
- "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全诗赏析
-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全诗赏析
-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全诗赏析
- "但怪得、当年梦缘能短"全诗赏析
- "天与短因缘,聚散常容易"全诗赏析
-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全诗赏析
- "昨梦西湖,老扁舟身世"全诗赏析
- "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全诗赏析
-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上蔡苍鹰何足道?”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虽有狡害之民,无离上之心,则不轨之臣无以饰其智,而暴乱之奸弭矣。”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相思休问定何如。”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共矜然诺心,各负纵横志。”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