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与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全诗赏析
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
chūn fān chūn shèng 。yī zhèn chūn fēng chuī jiǔ xǐng 。bú sì tiān yá 。juàn qǐ yáng huā sì xuě huā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注释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被贬海南时所作,是一首咏春词。作者以欢快的笔触描写海南绚丽的春光,寄托了他随遇而安的达观思想。
此词上、下片句式全同,而且每一片首句,都从立春的习俗发端。古时立春日,“立青幡,施土牛耕人于门外,以示兆民(兆民,即百姓)”(《后汉书·礼仪志上》)。春牛即泥牛。春杖指耕夫持犁仗侍立;后亦有“打春”之俗,由人扮“勾芒神”,鞭打土牛。春幡,即“青幡”,指旗帜。春胜,一种剪纸,剪成图案或文字,又称剪胜、彩胜,也是表示迎春之意。而两片的第二句都是写“春风”。上片曰:“无限春风来海上”。作者《儋耳》诗也说:“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雄风海上来”。风从海上来,不仅写出地处海岛的特点,而且境界壮阔,令人胸襟为之一舒。下片曰:“一阵春风吹酒醒”,点明迎春仪式的宴席上春酒醉人,兴致勃发,情趣浓郁。两处写“春风”都有力地强化全词欢快的基调。接着上、下片对应着力写景。上片写桃花,下片写杨花,红白相衬,分外妖娆。写桃花句,大意是乞得春神之力,把桃花染得如同血肉之色一般。丐,乞求。这里把春神人格化,见出造物主孳乳人间万物的亲切之情。“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句,是全词点睛之笔。海南地暖,其时已见杨花;而中原,燕到春分前后始至,与杨柳飞花约略同时。作者用海南所无的雪花来比拟海南早见的杨花,谓海南跟中原景色略同,于是发出“不似天涯”的感叹。
此词礼赞海南之春,古代诗词题材中有开拓意义。同时词又表达作者旷达之怀,对我国旧时代知识分子影响深远。这是苏轼此词高出常人的地方。这首词大量使用同字。把同一个字重复地间隔使用,有的修辞学书上称为“类字”。本来,遣词造句一般要避免重复。《文心雕龙·练字第三十九》提出的四项练字要求,其中之一就是“权重出”,以“同字相犯”为戒。但是,作者偏偏利用“同字”,结果反取得异样的艺术效果,不但音调增加美听,而且主旨得到强调和渲染。这又是苏词高出他人之处。全词八句,共用七个“春”字(其中两个是“春风”),但不平均配置,有的一句两个,有的一句一个,有三句不用,显得错落有致;而不用“春”字之句,如“染得桃红似肉红”,“卷起杨花似雪花”,却分别用了两个“红”字,两个“花”字。事实上,作者也许并非有意要作如此复杂的变化,他只是为海南春色所感发,一气贯注地写下这首词,因而自然真切,朴实感人,而无丝毫玩弄技巧之弊。这也是苏词不同流俗的地方。
- 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与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意思翻译、赏析
- 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与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意思翻译、赏析
- "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全诗赏析
- "鸿雁来时,无限思量"全诗赏析
-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全诗赏析
- "春风来不远,只在屋东头"全诗赏析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全诗赏析
- "撩乱舞晴空,发人无限思"全诗赏析
- "金谷园中柳,春来似舞腰"全诗赏析
-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全诗赏析
-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全诗赏析
-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全诗赏析
-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全诗赏析
- "流水便随春远,行云终与谁同"全诗赏析
-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全诗赏析
- "借问江潮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全诗赏析
-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全诗赏析
- "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全诗赏析
- "夜寒微透薄罗裳,无限思量"全诗赏析
- "关河无限清愁,不堪临鉴"全诗赏析
-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上蔡苍鹰何足道?”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虽有狡害之民,无离上之心,则不轨之臣无以饰其智,而暴乱之奸弭矣。”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相思休问定何如。”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共矜然诺心,各负纵横志。”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