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全诗赏析
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
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
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渔樵过此生。
dié yī shài fěn huā zhī wǔ ,zhū wǎng tiān sī wū jiǎo qíng 。
luò luò shū lián yāo yuè yǐng ,cáo cáo xū zhěn nà xī shēng 。
jiǔ bān liǎng bìn rú shuāng xuě ,zhí yù yú qiáo guò cǐ shēng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赏析
《夏日》共有三首,这是第一首。
此诗是张耒罢官闲居乡里之作。首句写对农村夏日的总印象。炎夏令人烦躁,难得有清爽的环境,而农村对于城市和官场来说,正具有“清”的待点。清,内涵可以是多方面的,清静、清幽、清和、清凉、清闲,等等,都可谓之清。因此,循“清”字往下看,诗所写的种种景象都体现了环境的清和心境的清。如次句“檐牙燕雀已生成”,春去夏来,幼雀雏燕整天在房檐前飞舞鸣叫,有点近于喧闹,但禽鸟之能嬉闹于屋前,正由于农村环境清幽而无尘嚣。至于颔联写蝴蝶晒粉于花间,蜘蛛因天晴添丝于屋角,则更显得幽静之极,当诗人注目于这些光景物态的时候,不觉夏日的炎蒸烦躁,而有一种清凉和谐之感。以上是写昼日消夏时娱目赏心之景。颈联写夜晚。帘是“疏帘”,枕是“虚枕”,环境之清虚寂静可见。月透疏帘而入,如同邀来婆娑的月影;溪声传至耳边,如同被奇妙地纳入枕函之中。“邀”、“纳”两字,把月影写成有情之物,把溪声写成可以装纳起来的实体,透露出诗人对于月影、溪声的欣赏。这种月影、溪声本已带清凉之感,而诗人又是于枕上感受到这一切,则心境之清,更不言而喻。到此,成功地写出一片清幽的环境和清闲的心境,于是末两句成为水到渠成之笔:诗人久甘庸碌,已经两鬓如霜,而农村环境又如此宜人,于是想在村野中过此一生。诗人吟哦之间虽然微有所慨,但对农村夏日舒适愉说之感,还是居主导地位的。
吴之振《宋诗钞》说,张耒诗效白居易,“近体工警不及白,而蕴藉闲远,别有神韵”。这首诗写农村夏日之清,诗境已臻于蕴藉闲远。虽没有十分工警的词句,但仍然耐读。
- “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全诗赏析
-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全诗赏析
-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全诗赏析
- "故人远,问谁摇玉佩,檐底铃声"全诗赏析
-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全诗赏析
- "上林消息好,鸿雁已归来"全诗赏析
-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全诗赏析
-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全诗赏析
- "风为裳,水为佩"全诗赏析
- "风送梅花过小桥,飘飘"全诗赏析
- "柳絮风轻,梨花雨细"全诗赏析
- "歌泣不成天已暮,悲风日夜起江生"全诗赏析
- "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全诗赏析
- "送君如昨日,檐前露已团"全诗赏析
-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全诗赏析
-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全诗赏析
-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全诗赏析
-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全诗赏析
- "风光人不觉,已著后园梅"全诗赏析
-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上蔡苍鹰何足道?”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虽有狡害之民,无离上之心,则不轨之臣无以饰其智,而暴乱之奸弭矣。”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相思休问定何如。”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共矜然诺心,各负纵横志。”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