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银河情一片轻帐偷欢,银烛罗屏怨"全诗赏析
夜色银河情一片。轻帐偷欢,银烛罗屏怨。陈迹晓风吹雾散。鹤钩空带蛛丝卷。
yè sè yín hé qíng yī piàn 。qīng zhàng tōu huān ,yín zhú luó píng yuàn 。chén jì xiǎo fēng chuī wù sàn 。hè gōu kōng dài zhū sī juàn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鉴赏
《凤栖梧》,即《蝶恋花》,又名《鹊踏枝》。唐教坊曲,《乐章集》、《张子野词》并入“小石调”,《清真集》入“商调”。赵令畤有《商调蝶恋花》,联章作“鼓子词”,咏《会真记》事。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五句四仄韵。
“甲辰”,为理宗淳祐四年(1244),时词人四十五岁,尚滞留在苏州。
上片“开过”五句,“七夕”即景。“开过”一句,言南面枝头上的桂花,因受到的阳光多所以开得较早,这之后满院的桂树才陆续吐香。接着的二句与后二句时序上应该倒装。“高树”两句,触景生情。此言园中高树梢上传来了几声哀切的秋蝉声,这多象是在唱别那晚晴天气啊。但是我(指词人)孤身留在苏州,只要求能够象牛郎织女那样的与苏姬在七夕团聚一会。可是即便身在苏州,而且还是在梦境中,也被夕阳的光亮照醒过来,无法与苏姬获得团圆也。此时,苏姬早已离他而去(可参阅《思佳客·癸卯除夜》及《六丑·壬寅岁吴门元夕风雨》)。“新月”二句。七夕之晚,当新月临空的时候,姑娘、媳妇们已经相约着聚集在西楼之上,竞相穿针引线,以便向织女祈求“乞巧”。而我也曾经与苏姬相约,希望她七夕前能够归家。这样我们还可以共同在晚上穿金针,祈乞巧。但是约定成空,姬未回来,岂不痛哉!上片以“乞巧”、“求梦”两事反映了当时七夕的时俗,并示己之思姬深情。
“夜色”三句,承上写梦境。此言词人又在夜色深深中进入梦境之中,仿佛自己与爱人也如牛郎织女相逢在鹊桥上似的欢聚在一起。正当他俩在轻绡帐中两情依依,欢情渐浓时,床边屏风边的银烛突爆灯花,惊醒了这场好梦,使词人不由得心生怨恨。“陈迹”两句,梦醒景。此言过去我与苏姬的欢情象薄雾一样随着梦醒而被晓风吹散,眼前只见帘钩上还缠绕着苏姬遗留下来的,那些令人牵肠挂肚的蛛丝似的丝线。物在人散,只有使我徒生悲痛罢了。下片述梦景及醒后情景。
据词中述说来看,苏姬肯定已经离他而去了。
- 夜色银河情一片。轻帐偷欢,银烛罗屏怨。意思翻译、赏析
- 夜色银河情一片。轻帐偷欢,银烛罗屏怨。意思翻译、赏析
- 夜色银河情一片。轻帐偷欢,银烛罗屏怨。意思翻译、赏析
- 夜色银河情一片。轻帐偷欢,银烛罗屏怨。意思翻译、赏析
-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全诗赏析
- "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全诗赏析
-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全诗赏析
-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全诗赏析
- "罗袂从风轻举,愁杀采莲女"全诗赏析
- "御罗屏底翻歌扇,忆西湖、临水开窗"全诗赏析
- "屏却相思,近来知道都无益"全诗赏析
- "深秋寒夜银河静,月明深院中庭"全诗赏析
-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全诗赏析
- "去年人在凤凰池,银烛夜弹丝"全诗赏析
-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全诗赏析
-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全诗赏析
-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全诗赏析
- "柳絮风轻,梨花雨细"全诗赏析
- "君王选玉色,侍寝金屏中"全诗赏析
-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全诗赏析
-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上蔡苍鹰何足道?”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虽有狡害之民,无离上之心,则不轨之臣无以饰其智,而暴乱之奸弭矣。”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相思休问定何如。”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共矜然诺心,各负纵横志。”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